高血压患者能够告别降压药了吗?带你了解高血压疫苗的前世今生

文 / 多看时尚
2021-09-18 18:19

人类发明和使用疫苗已经超过200年,高血压疫苗你听说过吗?

其实,高血压疫苗这个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了这个概念。2008年,凭借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的一篇关于瑞士某药企研发高血压疫苗的文章,让“高血压疫苗”受到了广大高血压患者的广泛关注。

高血压疫苗,打一针就不会得高血压了吗?

人们传统概念中的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如常见的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等等,属于预防性疫苗,是给正常人群注射的。

而高血压疫苗不同的是,它属于治疗性疫苗,不是用于未患高血压人群,而是给已经患者高血压的人群使用的。通过替代部分高血压药物,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它作用机理是:疫苗注入体内,“感染”患者,并刺激免疫系统生成血管紧张素抗体,作用于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从而把血压降下来。

打了高血压疫苗就一劳永逸了吗?

高血压疫苗是通过替代部分高血压药物的方式,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它的理想状态是用疫苗的方式取代药物治疗。但也并不是打一针,就管一辈子。高血压疫苗的效用维持时间也是有限的,也需要几个月注射一次来维持抗体的滴度,也就是抗体的浓度。预期降压效果能维持1-3个月左右。[1]

另一方面,高血压是一种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慢性病,单纯靠一支疫苗控制病情也是不科学的,该做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整、运动跟进还是要配合进行的。

与传统口服降压药相比,高血压疫苗的优势

①依从性高:无需每日服药,每年只需注射几次,依从性优势明显高于口服药;

②半衰期长:高血压疫苗长效作用于血管,可稳定控制血压峰值;

③避免不正规服药、漏服、错服药物,以及因此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

高血压疫苗并非适合所有患者?

我们前文说到,高血压疫苗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但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很复杂:

○ 可以是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导致的血压升高;[2]

○ 可以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2]

○ 可以是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使全身小动脉暂时性收缩引起的血压增高;[2]

○ 可以是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使体内血容量增加而导致的血压增高。[2]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相对应的药物治疗种类也不止一种,常见的有:

利尿类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3]

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对降压的效果要弱一些,代表药物主要包括倍他乐克、比索洛尔。[3]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转化酶抑制剂,常见的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药物。[3]

钙通道阻滞剂,常见的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3]

针对单一靶点的高血压疫苗可能只适合那些轻度~中度的高血压病人(收缩压:140mmHg~179mmHg,舒张压:90mmHg~109mmHg)。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发病机制也更为复杂,接种单一靶点的高血压疫苗获益有限。另外,存在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适合用高血压疫苗;对高血压疫苗过敏的患者也不能用。[1]

高血压疫苗目前的进展情况

前面说了那么多,相信很多需要常年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对于这种疫苗的期待也越来越大了,那高血压疫苗目前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呢?什么时候能应用于临床呢?

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少则8、9年,多则20年,仅仅是临床前研究就要耗费5-10年的时间。从Hypertension杂志披露的最新消息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研究团队已研究证实高血压疫苗在大鼠模型中有效。[4]该疫苗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正在积极向临床应用转化。廖玉华教授预计,高血压疫苗6~8年后即可用于临床治疗。一旦投入临床,这对于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现阶段患者还需使用降压药控制病情,但告别降压药已经指日可待了。

多喝水常清血管

生活中想要清洁卫生,最需要一样便是水,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加速人体代谢血脂,排出毒素垃圾,清洁血管。而在加入芒纯子这一清血管的植物后,作用会更好。芒纯子中含有硒元素、类黄酮、胆碱等多种元素,能够清洁血管,修复受损细胞,被称为血管的“清洁工”。


研究发现,硒元素能够减少血脂氧化对于血管的损伤,同时还能够调节血脂,清理血管垃圾,防止血管堵塞,胆碱能够和血脂相结合,方便人体代谢,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类黄酮则能够促进受损血管壁细胞细胞膜的修复,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

每天一杯芒纯子来越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