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吃鸡蛋到底好不好?鸡蛋会升高血压吗?

文 / 养生细谈
2020-12-24 09:27

鸡蛋的蛋黄富含胆固醇,胆固醇摄入偏多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高血压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部分高血压朋友均比较关心:高血压患者吃鸡蛋到底好不好?鸡蛋会升高血压吗?

鸡蛋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于多数肉类食物,且蛋白质的吸收也高于多数高蛋白食物,更重要的是鸡蛋几乎适合所有人包括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适量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不仅不会升血压反而有利于维持血压平稳,因此高血压患者可吃鸡蛋。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鸡蛋不仅富含优质蛋白,其蛋黄还富含胆固醇,其含量有多高呢?我们推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不超过300毫克,而一个鸡蛋胆固醇含量就已达到300毫克。

因此,从胆固醇的入量来讲,高胆固醇血症若某天进食一个鸡蛋,那他就不应该再进食其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而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肉类、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若因每日吃一个鸡蛋就不能进食其它食物,这个鸡蛋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增加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与高血压一样,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吃鸡蛋似乎太不合适。

这个问题不仅让我们感到费脑,甚至让科研人员也感到头疼,而他们困惑的原因在于:对于鸡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同的研究团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部分研究团队认为适量进食鸡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部分研究团队认为进食鸡蛋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鸡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上,似乎并无定论。

但我们需要注意,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胆固醇,而胆固醇不仅存在于鸡蛋,如前所述还存在于其它多种食物,而部分研究团队之所以会得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不排除参与实验的人员未合理控制其它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员可能存在包括鸡蛋在内的总胆固醇摄入偏高,所以,对心血管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于胆固醇,不一定在于鸡蛋。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建议,我们推荐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并未指出高血压人群不能吃鸡蛋。

可能部分朋友会说:既然蛋黄富含胆固醇,不吃蛋黄不会省掉麻烦了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蛋黄不仅富含胆固醇,还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可带来不少益处,不仅可改善脑功能、增强记忆,还有助于调节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因此普通高血压患者吃鸡蛋时不建议去掉蛋黄;但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已经并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每周蛋黄摄入不超过两个,毕竟他们对胆固醇的控制更为严格。所以,蛋黄并不会成为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鸡蛋的理由,特定人群减少蛋黄入量即可。

当然,虽然鸡蛋可带来益处,但高血压患者也需合理控制入量: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鸡蛋摄入不超过一个,每周鸡蛋摄入保持在三至六个比较适宜。在摄入鸡蛋的当天,减少其它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肥肉、动物内脏等,有助减轻对血脂及心血管的总体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鸡蛋,高血压患者更应注重钠盐的控制。在高血压的诱发或致病因素中,钠盐摄入偏多是主要危险因素,不仅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还可增加高血压的控制难度,当然,钠盐与鸡蛋也有亲密的联系,我们常吃的咸蛋、皮蛋等钠盐含量也较多,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将这些蛋类食物挑选出来,以减轻对血压的影响。

在钠盐控制方面,饮食中钠盐的主要摄入来自烹调用盐,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5克钠盐的量相当于一啤酒瓶盖;若高血压患者已合并脑卒中、肾脏疾病等,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可减轻对相关靶器官的损害。同时应减少高钠调味品如酱油、味精、豆瓣酱等食物的摄入,少吃咸菜、腊肉、火腿、香肠等高钠食品,有助减轻对血压的影响。这才是高血压患者应关注的重点,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鸡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