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20/80mmHg,为何还要吃降压药?医生口中的控制标准底是什么

文 / 哆咖医生
2020-11-21 10:06

前几日,一位老友来我这取药时,问道:“小王,都说控制血压,控制到什么样子的血压才算是最好的血压呢?”

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呢?王药师来给大家讲一下。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现用血压标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制定的,而是一个普遍的适应规律。因为人体血管脆性、承受能力等的不同,所以血压控制是否正常不能只看数值。


血压控制的最高境界需符合以下三点:

(一)平稳降压

控制血压波动,使一天内血压波动幅度小于20~30mmHg。

基于这一点,长期控制降压的朋友,如一天内血压由180/110mmHg降低至120/80mmHg,王药师觉得这并非正常,反而应考虑身体是否出现了其他问题。急性期血压控制,短期大幅降压除外。


(二)控制达标

所谓“达标”是针对单个人而言的,并非以统一的标准数值来衡量的。

对于单纯性高血压,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而对于有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则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众所周知,相比于高血压,其相关并发症往往更加危险,不能使血压达到相应标准,并发症就很难控制。


(三)器官保护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纠正血压后是否就意味着纠正了被高血压损害的器官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治疗高血压,仅仅把血压降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放眼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上,避免发生器质性并发症。目前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钙拮抗剂(地平类)和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等)都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作用。

符合以上三点的血压控制效果,才能算为血压控制良好。所以,看完文章的朋友们,你们还会因为简单的血压数值,选择停服药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