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出现?选好对心脏有益的降压药很关键!

文 / 问上医
2018-07-16 10:50
为啥高血压患者易同时出现冠心病?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心脏就是其最常损害的器官之一。其中高血压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很常见。长期高压下,血流会变成“高压水枪”,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加剧。在此基础上,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内皮素、血栓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共同作用,促使血管壁增生肥厚、脂质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几率是非高血压患者的2~3倍,而且血压升高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率呈线性相关。

若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速并恶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供血进一步减少。此外,高血压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血液。这一减一增,极容易引发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重者可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因此冠心病伴高血压者需更严格控制血压。目前,服用降压药是控制血压最常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啥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出现?选好对心脏有益的降压药很关键!

不同降压药对冠心患者有何作用?

目前临床上用于冠心病患者的降压药通常有4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CCB)、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B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ARB)。这4类降压药对冠心病患者各有益处。

(1)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心脏跳动受交感神经的控制。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快,血压容易升高。交感神经支配心肌需要有个中间人β受体。若阻滞它发挥作用,便可降低心率,从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有如下益处:

  • 通过减慢心室率及负性肌力作用,降低动脉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的血供。
  • 降低作用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上的机械应力,减弱局部血管的弹性回缩效应,防止斑块破裂,从而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
  • 近年研究还表明β受体阻滞剂有延缓及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为啥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出现?选好对心脏有益的降压药很关键!

(2)地平类CCB降压药的作用

心脏和血管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地平类药物可以阻碍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血压。

服用地平类降压药对冠心病患者有如下益处:

  • 降压疗效及降压幅度较其他降压药强,长期治疗血压达标率高。
  • 除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外,还作用于微小动脉, 通过增加微循环血流和开放储备的侧支循环来改善心肌供血及抗心绞痛作用。
  • CCB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

(3)普利类或沙坦类(ACEI或ARB)降压药的作用

血管收缩受血管紧张素的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与血管紧张素结合后,便会收缩。沙坦类降压药可以伪装成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使真正的血管紧张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普利类降压药可以直接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合成量,从而降低血压。这两者只能二选一。

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对冠心病患者有如下益处:

  • 改善及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神经激素的激活,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 调节内源性纤溶,防止血栓形成。
  • 防止心脏重塑,改善心脏功能,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为啥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出现?选好对心脏有益的降压药很关键!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选择降压药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 如患者是稳定性心绞痛,降压药物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地平类;
  • 如患者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首选β受体阻滞剂及普利(或沙坦);
  • 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普利(或沙坦)、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有益于延缓和改善心梗后心室重塑,纠正心功能不全。
更多健康知识

长期吃降压药会伤肝肾吗,哪种药效果最好?这7个问题得搞清楚

这40多种降压药,每种药的副作用都不同!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