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文 / 问健康画报
2018-10-18 05:28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指出:全世界有3.47亿人患有糖尿病。2004年,有约340万人死于空腹高血糖带来的后果。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世卫组织预测,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位主要死因。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可预防2型糖尿病或推迟其发病。

逃离糖尿病

说起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对病人身体危害较大的代谢性疾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口渴、喝水多、小便量多、饭量明显增加但人却越来越瘦。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周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在吃惊之余,人们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也有患糖尿病的危险?

什么是糖尿病?

西医定义糖尿病:糖尿病是高血糖状态所致的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该病的特征。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提高。2013年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课题组在《JAMA》杂志报道了对我国10万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亿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约4.9亿人。这一数据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谁易患糖尿病?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呢?下面这些人群是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

1.年龄≥4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糖尿病发病机会增多,患病率的高峰年龄在70岁以上。同时,中年患病率较1990年代明显增加,约为当时的6~8倍。

2.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3.有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腰围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的人。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机率是非肥胖患者的五倍,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减弱,是构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中有约一半人存在糖代谢异常。由于肝脏是胰岛素主要的作用器官,当患有脂肪肝时,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导致糖尿病。

5.静坐的生活方式。

6.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2型糖尿病和遗传有关,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发病机会也增大。

7.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者(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公斤)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

8.伴有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的病人中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9.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我国的一项心脏病研究显示,有冠心病的患者中,80%存在血糖增高。

10.其他还包括一些其他胰岛素抵抗的疾病,如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及抑郁药物的使用患者等。这些人群均应积极筛查和预防糖尿病。

多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多吃糖,喜欢甜食、含糖饮料(可乐、雪碧等)并不是好习惯,当然,任何食物过量对健康都不利。人们平时所说的糖主要是指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到体内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血糖的最主要成分,果糖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代谢产物,也是脂肪合成的原料。过多进食蔗糖且摄入量超过机体消化和代谢能力时,就会引起血糖升高;同时,过多的脂肪合成也会造成肥胖、脂肪肝等,这些都是重要危险因素。

许多人认为,不甜就不含糖,因此主食可随便吃,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我们的主食主要为淀粉类食物,包括:米饭、馒头、面条、饼干、玉米、土豆等。而淀粉是多糖,水解后的最终产物就是葡萄糖。有人误以为吃“无糖饼干”可以不限量,其实无蔗糖饼干,其主要成分是麦粉、米粉,虽然吃在嘴里淡而无味,但是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许多“糖”。糖尿病如何分类?

目前医学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四大类。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0%以上。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破坏,常致绝对胰岛素缺乏所致。包括自体免疫性和特发性两种,主要为自体免疫性。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胰腺β细胞作出攻击,使其受损伤,导致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进行性的胰岛素缺乏所致的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在病程早期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胰岛素抵抗),此时,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状态,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步发展为胰岛素绝对缺乏。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和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等。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24周以后)发生的糖尿病,不包括妊娠前已存在的糖尿病。妊娠24周以后,妇女一旦存在糖耐量异常(即非妊娠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Tips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主要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时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能力降低。最初机体通过产生过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平稳,但当其代偿能力逐步下降时,血糖可增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

专家介绍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高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常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组长,上海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内分泌高血压等内分泌疑难疾病的诊治。

特需门诊时间、地点:周三、周四上午,门诊14楼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早期发病信号有哪些?

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即口干、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但这绝不是早期信号,而是严重的糖尿病阶段了。早期信号往往被患者忽视,因而耽误了糖尿病的发现和治疗。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是其特点之一,不知不觉中的血糖轻、中度升高,就会引起组织损伤,所以有些症状典型的病人在诊断为糖尿病的同时,已经发现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已患糖尿病数年了。一旦出现以下信号,应该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1.疲乏、劳累;

2.视力下降、视物不清;

3.皮肤痛痒,特别是女性阴部瘙痒更为严重;

4.粘膜屏障作用减低,伤口不易愈合;

5.易感染。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2型糖尿病常常是以这些不典型症状开始的,甚至很多患者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隐匿起病),所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去医院定期进行糖耐量筛查,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靠检测血糖来确诊。如果患者存在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现,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任意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但是,有些情况下,病人症状不明显,血糖水平经常波动,模棱两可,就需要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糖尿病诊断标准: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者,任意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检查需要在除外应激(如发热、感染、手术等)的情况下进行。

·空腹血糖<6.1mmol/L并且OGTT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为正常。

·OGTT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时,为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对女性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生育?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无论是怀孕前已有糖尿病还是怀孕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怀孕期间的高血糖均可增加母婴风险,包括: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早产儿、巨大儿(增加母亲和婴儿在分娩时危险)。同时,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也会因为怀孕而加重,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因高血糖对母体、胎儿的伤害,糖尿病妇女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在计划怀孕前,必需由糖尿病医师和妇产科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怀孕。如计划怀孕,应在受孕前进行全面检查,并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并调整降压药物,戒烟。

如怀孕妇女伴有高度糖尿病风险(有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生产史、肥胖、PCOS、糖尿病家族史、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者和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畸胎和死胎等),应尽早监测血糖。

如何提高自测血糖的准确性?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于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调整血糖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但若测量不得法,可能会误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为了保证自测血糖数据的准确,糖尿病人应该掌握正确自测血糖的方法:

第一步用流动温水或中性肥皂洗净双手,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再用纯度为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

第二步打开血糖仪开关,用吸血的血糖仪,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用滴血的血糖仪,取一条试纸拿在手上。

第三步取出试纸后随手将盖筒盖紧,用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无名指指腹两侧取血最好,因其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

第四步如果是虹吸式的血糖仪,就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后等待结果;如果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将一滴饱满的血滴抹到试纸测试区域,将试纸插入机内等待-结果。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测试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失误,例如酒精未干、反复挤压、追加滴血都会影响血糖测试的准确性。

除了掌握正确的测定方法以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为保证血糖仪正常准确地工作,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或者用厂家提供的标准葡萄糖液对血糖仪进行校验。

2.需要调码的血糖仪在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

3.使用前应当注意试纸的保质期是哪天,注意试纸上有没有颜色变化。

4.在试剂保存上,应该注意避光,并且在每次用新一批试纸前都应对血糖仪进行校正。

5.如果您的血糖仪可以进行清洗的话,最好定期清洗,清除掉积聚的血液、灰尘或者棉球的绒毛。

Tips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试验前空腹8~14小时,先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后将葡萄糖粉75克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喝第一口开始计时,30分钟、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取血测血糖,共五次。试验前三天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食物和糖等)摄入不少于150g/天。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专家介绍

糖尿病防护手册——逃离糖尿病

卞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青年委员。擅长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甲状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代谢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地点:周二上午、周五下午,门诊7楼

专病门诊时间、地点: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专病门诊,脂肪肝定量诊疗专病门诊周一至周五下午,门诊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