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141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销毁这张药方,造福千年!

文 / 熊大大话故事
2019-11-25 18:22

一个该毁掉的药方,竟然是出自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王——孙思邈手中。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的寿命长达141年,期间他极其重视民间医疗经验的汲取,在不断的走访与记录中,他完成了《千金要方》这一著作。

在晚年,孙思邈还与朝廷一起合作,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步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孙思邈一直对一个药方进行研究,而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孙思邈发现这一药方具有极大的危害。

为了拯救世人,孙思邈在去世前,不断嘱咐自己的徒弟,一定要彻底销毁这一药方,而此药方便是五石散。

一、 五石散的起源

五石散这一药方有着悠远的历史,而第一位发现和发明五石散这一药方的人,正是中国古代,被世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先生。

张仲景先生发明和启用这一药方的主要原因,是为治疗伤寒疾病,然而随着时代的推延以及人们对于五石散的研究,五石散的用途渐渐发生了转变。

到魏晋时代,一位名叫何晏的人,彻底改变了五石散的用途。

二、 五石散的作用

五石散的使用之初,张仲景先生认为五石散具有燥热的功效,因此对于伤寒病人来说,五石散具有补益的作用。

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传播五石散具有“延年益寿,振奋精神”的功能。

到了南北朝时代,名医秦承祖也高度评价了五石散,认为其确实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然而,根据现代人的研究,五石散的成分主要是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以及紫石英。

其中石钟乳具有温肺气、壮元阳的功能;而白石英则具有温肺肾、安心神以及利小便的功效;

石硫磺具有壮阳与杀虫的功效;赤石脂具有收敛,固阳生肌的功效;

最后,紫石英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综合所有成分的功能,可以看出五石散应该具有较好的壮阳功能,因此该药物具有延年益寿功效的说法,并不成立。

三、 为什么要销毁五石散

由于魏晋时期何晏对五石散的改造,使得服用五石散成为一种享受,因此部分上流人士,往往会购买五石散来获得快感。

然而,在服用五石散后,需要进行比较特别以及精细的调理,如服用五石散后不能静卧,否则很容易使服药者产生精神恍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中风而死。

还有服用五石散后,服药者不能穿过厚的衣服,否则容易擦伤皮肤;

最后,服用五石散后,服药者需食用凉的肉类相伴,这样才能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药效,否则极易引起全身血管爆裂。

经过孙思邈的长期研究,五石散服用过多,会引起服药者上瘾,而且服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幻觉,其对人体的作用大概就如现代的毒品一般。

孙思邈意识到了该药方的危害,便决定要销毁这一药方。

“药王”孙思邈真正的伟大,并不是他写作了多少本精妙的书籍,而是他那种救人胜造七级浮屠的医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