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最经典的5个问题,知道准确答案的人不多

文 / 贝塔糖
2018-07-13 06:4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上亿,而且增长速度十分惊人,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家都不太了解这种疾病。关于糖尿病,有几个问题十分经典,今天塔哥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些问题。

关于糖尿病最经典的5个问题,知道准确答案的人不多

一、遗传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就是遗传,尤其是2型糖尿病,据统计,我国约有30%左右的人会从母亲那里遗传糖尿病。关于遗传因素,国内外专家也进行过专项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糖尿病遗传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也就是说子女出现糖尿病的原因不仅仅是遗传,还跟生活环境有关。总而言之,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那么,就遗传因素而言,该如何防治糖尿病呢?

1、择偶与婚配

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遗传概率大约在1/7~1/13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2型糖尿病,则遗传概率就提高到1/2。所以,糖尿病患者之间是不建议婚配的。

2、生活习惯

我们必须拥有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忌辛、辣、甜腻食物及烟酒;除了控制饮食之外,我们还要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有益于人体新陈代谢,还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防治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妊娠时期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使胎儿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之内。如果新生儿过瘦或过胖,都比较容易出现糖尿病。

3、注意情绪

乐观的情绪,也是防治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者过激状态,则很容易导致血糖的波动,引发糖尿病。

4、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遗传并不是那么明显,不会在特定时期表现出来,有的人是在儿童时期,有的则是到成年之后才表现出糖尿病症状。如果能保持定期做尿液检查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旦出现异常或糖耐量减低,立即进行干预治疗,也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要知道,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通过干预治疗可以做到逆转。

二、消瘦的人就不会得糖尿病吗?

身体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那么,身体消瘦的人是不是就不会得糖尿病呢?研究证明,即使是体重指数低于18.5(BMI较低)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概率也比较高,会比体重指数在18.5~24.9(正常值)之间的人高出约30%。也就是说,身体较为消瘦的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也远远超过正常体重的人。

一般来说,消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体型就瘦,另一种是已患糖尿病导致的消瘦。

本身体型就瘦的人,如果长期生活不规律,如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经常熬夜等,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最终引发糖尿病。

由糖尿病导致消瘦的人,是因为人体所需的葡萄糖不被吸收,被大量排出体外,机体只能消耗体内原有的脂肪来维持新陈代谢,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因此,无论是肥胖还是消瘦的人,都有可能会患上糖尿病。要想远离糖尿病,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喝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关于糖尿病最经典的5个问题,知道准确答案的人不多

​三、多吃糖也会导致糖尿病吗?

如果我们所说的“糖”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多吃些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在以往,我国居民的主食基本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而且以前的糖尿病患病率比较低。于是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能提高人体糖耐量,有利于防治糖尿病。

如果我们所说的“糖”是指糖果、红糖、白糖、冰糖等,那么平时吃多了确实会引发糖尿病。西方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要明显高于我国,这可能就跟长期食用这些糖类食物有关。

研究表明:大量摄取单糖、双糖,会导致肥胖的发生,从而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不仅如此,大量神曲这些糖类还会使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为显性,这在中老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很多人都知道,年纪越大,糖尿病出现的概率就越大。很多老年人本来就是隐性糖尿病或轻症糖尿病患者,基本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即使测空腹血糖和尿糖,也看不到异样,只有在查餐后血糖之后,才会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常吃这些单糖、双糖,自然就会让糖尿病变为显性。

四、血糖稍高一点就不用治疗吗?

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的血糖比正常值稍高了一点,但是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就没有考虑治疗,认为根本不会有大碍,或者以后再注意。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明知道自己血糖超标,却不愿意去治疗,直到出现各种并发症才知道后悔,这时候后悔有什么用呢?

大部分葡萄糖是维持全身血液细胞的生理机能,但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如果长期过高就会引发糖尿病。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控制糖尿病就是要从血糖稍高一点的时候开始,因为当餐后血糖轻度增高还未达到糖尿病确诊标准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实已经开始。

资料统计表明,约有2/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因此,即使是血糖稍微超标了一点,我们也要积极重视起来,进行有效控制,甚至不惜使用药物。

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超过35、体型肥胖、生活不规律的人来说,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因为他们普遍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五、慢性并发症能够被避免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比较常见,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非常大,防治慢性并发症是防治糖尿病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慢性并发症都比较隐蔽,一般情况下很难被发现,直到出现明显的症状,这时往往都为时已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早期一般尚可逆转,但到了晚期常常会严重危害健康。

那么,慢性并发症能够被避免吗?答案是肯定的。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会遍及全身,而且与遗传易感性紧密相关,无论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都会出现心脑血管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肾脏病变等常见并发症。它们的出现,跟发病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病情控制程度等有关。

研究表明,每种慢性并发症都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糖基化(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或脂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紧密相关。因此,控制调节糖基化过程是防治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重点。

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还是要尽量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且要及时纠正血脂紊乱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糖友们要定期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排查,除了监测血糖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当定期筛查身体其它各项指标。

原则上,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每年要筛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1次。要知道,很多慢性并发症在早期都是可以被逆转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