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结节和生气、抑郁、气虚有关!女人更常见

文 / 不得不说的健康
2020-11-30 09:40

中医对结节来说,没有这样单独的病名。

中医是症状诊断学,比如像咳嗽,喘证、哮病。如果有症状就回到各个疾病;如果没有的话通常会认为跟气滞、血瘀、情绪有关。

一、气滞

如果你经常生气,气儿不顺、容易抑郁,天天胀得胸闷,有的时候气得肝疼,连两肋都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气滞。

气滞对于女士比较常见,凡是爱生气的人发病率特别高。包括甲状腺的结节,乳腺结节,这都是最常见的结节。气滞时间短了很快就排解了,但时间长了气滞就会形成结节,包括痰凝。

痰又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是我吐出来的痰。无形之痰,就是痰会攒在肺里,会攒到关节,会流转全身。气郁了,脾虚了,这个痰就会生出来。

二、血瘀

血瘀就是血流的瘀滞。

判断血瘀通常有几个征象:我们看手如果是紫的,就说这个人瘀了,或者是身上好多的节点。包括舌头发暗,这个就叫血瘀。肿瘤的病人血瘀特别常见,舌头颜色跟别人不一样。正常人叫淡红舌,薄白苔,而肿瘤病人好多舌头伸出来颜色特别的暗。跟正常人比,他的舌头粉红发紫。所以说,我们认为生气(气滞)导致的肺结节很常见,痰凝血瘀时间长了痰瘀互结,最后就变成了这个结节。

除了肺直接对应的还有五脏相应的,比如像肝,它就会影响肺。心和肺共同位于上焦,心脏时间长了也会影响肺。皮,我们说皮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长期消化不好了脾虚,时间长了也会影响肺。结节包括肺部肿瘤从中医上讲就是肺积病。肺积病产生主要就是因为气滞,血瘀、痰凝。

中医讲,人都要有精气神在。一旦出现气结瘀滞就容易形成结节。思则气结,喜则气缓,忧思过重就会导致结节的发生。所以中医认为,肺结节跟情志是有一定关系的。但从西医上讲,还没有做过调查研究。如果你的肝气不顺,气滞的话,就会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生气最容易引起肝的病变,气滞它是全身的。因为这个气流不是在某一个脏器,它会影响全身的气流的流动。所以说女性爱生气,经常到肝,一影响就是全身。一旦长了结节全身都会发生。

三、气虚

气虚也会产生肺结节甚至导致肺癌。因为你精气神足了之后,这个气才有力量来推动血液的运用,才不会产生这个瘀滞。气虚的时候,气推动无力,会出现这种气滞、血瘀、痰凝的出现。

中医的这个气,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概念。英文把它翻译成energy。就像一个能量一样,它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人有了气就感觉说话有劲儿,走路有劲。像一些气虚的人,会出现很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说不愿意动,每天躺在床上,走不动路,稍微动一下就浑身冒汗。你看那些晚期的肿瘤病人、年龄大的老人、做过移植手术的人,他们就属于都容易出现气虚症。有的病人连上个厕可能半天都解不出来。不是因为大便干,而是他压根就没有力气解, 上个厕所就能出一身汗。

气虚会引起很多的临床相关的症状。西医的优势叫免疫力差,中医的“气”包含的范围要更广一些。我们中医认为,患者从发病到最后出现疾病,其实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医认为身体的调养还是要注重在平时,而不能到影像学上发现问题了,你的彩超等检查发现问题了你再去调理。我们现在的这些检验手段尽管很先进,但是等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定都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时候了。所以,要在早期用中医的方法来调养和干预。中医的优势是治未病,可能还没到那个疾病的程度,中医就可以先去发现,并且能够进行一个让疾病回转调理这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