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薄荷治疗糖尿病?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9-09-16 02:10

薄荷,《新修本草》称其“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满”;《本草纲目》则称其能“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本草备要》称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头风头痛,失音痰嗽,眼耳咽喉口齿诸病,皮肤瘾疹,瘰疬疮疥。”

历代医药文献对薄荷临证之作用或主治都概括得较好,但临证若能从抓薄荷之归肝、肺经去归纳诸病之治,可以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一些。

薄荷的现代应用

临证主用薄荷治疗以肝郁气滞为主的慢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病毒性肝炎、抑郁症等。常用薄荷加菊花治疗肝火上炎之高血压病;用薄荷加柴胡治疗肝气郁结之乳腺炎。对于肺经之病,以薄荷为主药治疗风热袭肺之感冒、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等。

对于肺经,我们可以扩大范围去认识,即对于肺卫也可归属于肺经范畴。这样,临证用薄荷治疗之病种就多了一些。临证常用薄荷治疗风热袭肺之手足口病、回归热等。有时用薄荷加牛蒡子治疗风热郁肺之荨麻疹;用薄荷加连翘治疗风湿滞肺之肺炎。

薄荷含薄荷脑与薄荷油,对人体有较强的麻痹作用,故不能过量应用薄荷。薄荷性凉,故长期服用会伤胃而产生腹胀、食欲减退等症。所以薄荷多宜暂用,不宜久服。

临证应用

1.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一种因血小板破坏,导致外周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为特征。ITP可归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肌衄”等病证范畴。

ITP的病因包括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机有外感热邪、血热妄行、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等。无论外感热毒或热毒扰于营血,都可因火盛动血而发病,故治疗热毒乃治疗ITP的关键之一。

对于起病较急,皮肤有紫癜、瘀斑,同时有鼻衄、齿衄,发热心烦,口渴思饮,舌红、苔薄黄,脉数,可治以清热止血。常用处方:薄荷15g,生地黄10g,赤芍10g,牡丹皮10g,黄连6g,大黄6g,紫草10g,玄参10g,甘草6g。本证型用薄荷“止血”较为妥当。若用止血药,就可能耗血动血,使病更为严重,而薄荷,虽挂上“止血”之名,实际上亦不是止血药。薄荷是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另外,治疗本证型,薄荷不宜久用——一旦火热降、心烦除,即可停用。因为薄荷毕竟是性寒之品,一旦热(毒)之症状已改善即有可能出现阴虚之象,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予以辨证论治。如果皮肤出现瘀斑,时轻时重,同时有鼻衄、齿衄,发热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治以降火养阴、凉血止血。常用处方:薄荷15g,黄芩10g,茜草根15g,白芍10g,甘草6g。对于本证型,“火”是表象,而实际上还是阴虚不足为根本,但“火”也不能不管,故对于发热心烦,可以重用薄荷治之,待“火”之症状改善,即应停用薄荷,改用知柏地黄之类予以治疗。本证型中“发热心烦”一症十分重要,黄连适应证乃“烦+悸”,此症非黄连之适应证,故宜用清热之力不强的薄荷。

ITP乃现代医学之名,只是供中医治疗时参考。初学者,尤其不能因本病病名中有“血小板减少”,就大用提升血小板之药,这是错误的,而必须辨证论治。如见紫癜并出血、热烦,可以用薄荷为主药组方治之。

特别需要注意,薄荷不是止血药,所以薄荷不是适用于所有的ITP,而只有ITP有热烦,方可以薄荷为主组方。若ITP是脾不统血、脾肾阴虚、瘀血阻瘀等证型,则非薄荷之宜。另外,关于出血,必须辨证选药组方,避免盲目止血,方可防止误治。加热剩余牛奶至沸腾,与步骤一混合,加水果即可。

2.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以风团为特征的皮肤血管反应。皮肤上出现的风团,多为红色,自觉瘙痒。损害可骤起骤消;可局限发生,也可全身发生。除皮肤外,黏膜也能致病,出现水肿、血管扩张。发热是荨麻疹可见症状之一。荨麻疹可归属于中医“瘾疹”“风瘙瘾疹”范畴。

荨麻疹可因外风侵袭,也可由内风致病。如久嗜海味、辛辣之品,可致湿热内蕴,化热生风,诸症出现。若疹块突现,局部焮红灼热,遇热加剧,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可治以清热疏风。常用处方:薄荷15g,知母10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地黄10g,黄芩10g,栀子10g,苦参10g。局部疹红较甚者,可加赤芍、竹叶;皮肤甚痒,可加地肤子;大便干结,可加生大黄。若疹块出现,大片鲜红,壮热剧痒,心烦欲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可治以清热凉血、祛风解毒。常用处方:薄荷15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知母10g,黄芩10g,连翘10g,竹叶10g,车前子10g,生甘草6g。皮疹多者,可加紫草;热重者,可加水牛角。

荨麻疹只要临证见到热并烦渴,则可径用薄荷治之。此时,以清热为重点。荨麻疹之治,虽要从风、湿、寒、热、虚、实去考虑,但抓住热并烦渴,就等于抓住了一部分病之关键,主用薄荷以针对“靶症状”。待热去烦除,则可按上述辨证六纲去作进一步治疗。临证用薄荷治疗荨麻疹,一般仅用3~5剂。因为薄荷非久用之药,故若药到主症消除,后续则根据辨证而治。

3.治疗消化性溃疡

肝郁化热,热郁伤胃,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因此,本病虽然病在胃,但与肝关系密切。薄荷入肝经,可治本病。《本草求真》就认为薄荷“凉能清热”,可治“衄血”。

若胃痛无规律,疼痛连胸,伴发热心烦,口苦吞酸,情绪变化易引发胃痛,舌苔薄黄,脉弦,可治以清热疏肝、健脾止痛。常用处方:薄荷15g,郁金10g,白芍10g,陈皮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黄芩10g,瓦楞子10g。若胁肋刺痛,可加三七粉;口臭、龈肿者,可加生石膏、生大黄;呕恶泛酸者,可加半夏、黄连。

出血为本病的常见并发症,在临证时,出血的严重程度、出血的速度,特别是机体的状态都要注意。“烦躁”是衡量出血程度的一个常见指标,若“烦躁”出现,表示出血程度开始加重;若十分烦躁,则表示出血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辨证论治外,还常用薄荷。由于历代文献中较少记载薄荷治疗出血之功效,故后世医家用薄荷止血者不多,但今病与古病有所不同,故可以将薄荷之“止血”功效在临证应用,并予以发扬。临证应用,还要突出“热(毒)烦”。不能一见出血,即用薄荷,而必须有出血并热烦,方可用薄荷。在用薄荷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时,薄荷的“止血”功能只不过是为了理解方便而设,并不是说薄荷=止血药。薄荷正是通过清热除烦以消除出血的病因病机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薄荷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出血量<500mL为好。若出血量>500mL,甚至>1000mL,则不宜于薄荷“止血”。(当然,同时必须用止血中药)

4.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及糖尿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疾病。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基本特征。如果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值[8.9~10mmol/L],则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轻症无症状的糖尿病人的诊断完全依靠化验诊断,这对辨证论治也是一个考验。对于视物模糊、化脓性皮肤感染、肺结核、胆囊炎、脑血管病等疾病,不要因为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忽略之。由于糖尿病的诊疗较为困难,因而在上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考虑有无患糖尿病的可能,而进行尿糖、血糖检查。在诊疗与糖尿病有关之疾病时,除了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时要考虑糖尿病外,如果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唇舌干红等症状,以及四肢厥冷、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或有疮疖、痈疽、牙齿骨肿痛等疾病(症状)时,也要考虑有患糖尿病的可能。

《本草纲目》曰:“薄荷……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临证可用薄荷治疗糖尿病。

若症见口干舌燥,烦渴多饮,食多尿多,体重减轻,舌红苔黄,脉洪数,可以治以清热养阴。常用处方:薄荷15g,玄参12g,生地黄10g,麦冬10g,生石膏15g,知母10g,天花粉10g,丹参10g。若见便干,可加生大黄、厚朴;烦渴明显,可加乌梅。若症见头昏欲跌,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舌苔黄腻,脉弦数,可以治以清肝息风。常用处方:薄荷15g,钩藤12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石菖蒲10g,珍珠母15g,怀牛膝10g。若症见间歇性跛行,患肢疼痛,喜凉恶暖,舌暗红,舌苔黄,脉细数,可以治以清热养阴。常用处方:薄荷15g,玄参10g,忍冬藤10g,生地黄10g,当归10g,赤芍10g,怀牛膝10g,制乳香、没药各6g。湿热重者,可加薏苡仁、黄柏。

对于有些糖尿病人,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血糖则尚能控制,但较疲倦,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出现,影响生活与工作,此时应以辨证论治为主,而不以血糖高低为主。上述以薄荷为主的各组方,可以根据临床见症,经过分析综合而选用,而血糖之高低,只作为参考指标,而不是临证诊疗的决定因素。此乃中医临证时特别要注意的。对于糖尿病人,不能因为血糖已控制,而“万事大吉”,必须根据临证诊察,周密思考,再施以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