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汤中的水蛭到底应该用多少克?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9-04-30 11:32

抵当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大黄三两,桃仁二十个,虻虫、水蛭各三十枚组成,是治疗蓄血实证的经典方剂,全方具有活血通络、逐攻瘀血之功效,用于热血相结之蓄血重证,症见其人如狂、少腹硬满、脉沉而结缓、身黄而晦暗无泽。方中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尤善破除瘀积恶血;桃仁、大黄泻热化瘀,使瘀热从下而解。《伤寒论》中“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妇人经水不利下……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均为抵当汤的适应证。现代临床常用此方治疗脑血栓、肾衰竭、子宫肌瘤等瘀血性疾病。

水蛭药性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等。《本草汇言》言其“逐恶血、瘀血之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在破血药中功列第一”。《绛雪园古方选注》释:“水蛭能引领桃仁攻血,大黄下热,破无情之血结”。可见仲景用水蛭皆取其破血逐瘀之功。水蛭与虻虫往往相须为用,虻虫走阳络,水蛭走阴络,配以大黄和桃仁,是仲景在应用虫类药攻逐瘀血时必用的一对臣使之药。

据仲景原方记载,抵当汤用水蛭30枚,用于热血相结之蓄血重证,抵当丸用水蛭、虻虫各20个,共分4丸,服时“煮一丸”,相当于每次服用水蛭量为5枚,以峻药缓图,用于蓄血重证而病势较缓者。笔者团队曾经亲赴仲景故乡南阳对经方中水蛭用量进行了实地考究,在田间捉到30条活水蛭,湿重为72.5g;“熬”之后,干重减为14.6g,因此可推测,仲景方中抵当汤的每日剂量可折合为14.6g,抵当丸为4.86g。笔者临证时使用水蛭粉冲服入汤剂,因有研究表明,高温会破坏水蛭中的有效成分,故仲景原方中水蛭用量较大。使用粉剂冲服,可避免有效成分的破坏,因而大大节省了药材,同时不失效力。笔者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剂量为3~6g,长期服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但临证时,仍应依据病情病势的不同随证施量。

除水蛭外,方中大黄的剂量运用也值得关注,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不同,大黄应选用合适的剂量,并以每日泻下不超过2次为度。因抵当汤中使用大黄的目的,在于保持腑气的通畅,使邪有出路,只要达到此效果,大黄的用量自可因人而异,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