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胃癌的死亡率占世界的45%?原因竟是……

文 / 中国家庭报
2019-03-14 17:25
为什么中国胃癌的死亡率占世界的45%?原因竟是……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肠癌及肝癌高发。2018年,全世界42.6%新发胃癌病例和45%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同年4月,消化内科医生李兆申院士率先提出启动胃癌的早筛项目。

浙大一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蒋微琴说:“俗话说病从口入,消化系统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减少水及食品的污染,积极抗幽门螺旋杆菌、抗病毒治疗等,均可有效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

乙肝肝硬化可导致肝细胞肝癌。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乙肝疫苗。199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强制所有新生儿接种,大幅降低了乙肝感染率。2010年以来,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增长约3.9%,但肝细胞肝癌发病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积极采取有效“一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

“每一例早期胃癌,如果疏于筛查,均可在1-2年后发展至中晚期,其治疗费用是早癌费用的10-15倍,且生存率低,”蒋微琴介绍,“以肠癌为例,早期肠癌5年生存率90%,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中期肠癌5年生存率71%。而远处转移晚期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14%。相比之下,胃癌的生存状况更难直视。” 因此,早癌筛查,每投入1元筛查费,可节约10-15元医疗支出。由于目前针对胃肠肿瘤我们尚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因此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较为有效的癌症预防措施之一。

一种癌症是否适合在大范围普及筛查,需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1、高发癌种;2、有可识别的癌前病变能被筛查;3、筛查手段有效便捷;4、筛查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从这几点出发,肠癌也具有非常大的筛查价值。因为各国结直肠癌指南都明确规定:50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大便0B检测,阳性者建议肠镜检查;有腺瘤病史,有肠癌家族史及炎性肠病病史者为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大便0B检测,阳性者建议肠镜检查。”蒋微琴强调。

文/本报记者 郭怡琳

为什么中国胃癌的死亡率占世界的45%?原因竟是……

为什么中国胃癌的死亡率占世界的45%?原因竟是……

专家介绍:

蒋微琴,浙大一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早癌筛查防骗小贴士

二不做

外周血二代测序;

粪便微生态患病预测。

市面上存在很多商业化的健康体检项目,比如通过外周血二代测序,判断癌症的发生概率;通过粪便肠道微生态检测,预测某些疾病的患病概率。这些无创且高效的检测手段的确值得我们期待,但目前离临床应用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还不是防癌筛查的可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