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一轮红日,人宝一息真阳!阳气虚了到底会怎样?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2-08 10:00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景岳全书》、《类经附翼》、《实用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聊人身上的至宝——阳气。

阳气是什么?是推动我们生命进程,维系我们脏腑机能运转、推动气血精津周流的动力。翻开明代大医张介宾的《类经附翼》,一句话跃然纸上:“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可能是阳气之于人体的最生动解说了。

但是,中医语境下的阳气,看不见,摸不着。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功能化概念,我们只能感知它,却不能实实在在地睹之、触之。

那么,阳气究竟是什么呢?人少了阳气,到底会怎样呢?接下来,让我们从中医诊断学、治疗学的角度看看,阳气虚少,到底会怎样。

第一个,说说心阳虚。

心,为君主之官。心,五脏属火。所以,心被理解为“火脏”,是五脏中最需要阳气的。心中阳气不足引发的病症,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心阳虚的症候。这样的情况,在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患者身上,容易出现。这样的人,容易心悸心慌,胸闷气短。这在“心气虚”的人身上也多见。只不过,“心阳虚”的人,在上述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寒象,比如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质淡胖甚至紫暗,唇面发紫等等。

应该说,心脏病人,到了心阳虚这一步,就是比较危险的状态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心阳虚脱”了。这样的人,属于心阳将绝,欲逃将散的状态,表现出来就是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胸口剧痛。这是特别危急的表现。

心阳不足的人怎么办?一般医家药用党参、附片、白术、桂枝、黄芪、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等等,起到温补心阳之效。

第二个,说说脾阳。

前面说了,心为火脏,离不开阳气。同样,脾作为后天之本,也离不开阳气。脾阳不足了,供养我们身体的土地,就贫瘠了。脾阳不足的人,常常腹痛绵绵,时轻时重,吃东西容易腹胀,平时喜欢用手或者热水袋捂着腹部,感觉会好一点,同时大便不成形,不规律,甚至一年四季都发稀,粪便里面还可能有未消化的食物。此外,他们可能全身怕冷、身体倦怠,肢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等等。

这样的状态,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慢性痢疾等疾病患者身上,较为常见。

脾阳虚怎么办?医家一般会用到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这是《伤寒论》里面的方子。

第三个,说说咱们的肾。

心阳和脾阳,固然重要。但是他们和肾阳相比,重要性还是逊色一筹。一个人若肾阳不足,直接影响到全身各个脏腑阳气,皆为此不足。

肾阳虚的人什么样呢?这就是头目眩晕、面色晄白或者黧黑,腰膝酸软发凉,或者冷痛,尤其是下肢,特别怕冷。整个人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多患有阳痿精冷等生殖方面疾病,女性则可能不孕。看小便,往往是清长的,夜尿比较多。由于肾阳可以温煦脾阳。所以肾阳虚的人,常常会兼具脾阳虚的症候,这就是腹痛,容易便溏,甚至腹泻等等。

肾阳虚的人怎么办?医家一般会在脑海中反映出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这样的配伍。这是《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

上面,就是中医语境下,常常出现阳虚症候的三个主要脏器:心、脾、肾,当然,有的时候,脏腑阳虚可以并见,比如心肾阳虚、脾肾阳虚等等。另外,随着中医诊断学说的不断发展,例如肝阳虚、肺阳虚的症候,也在逐渐被人重视。但总地来说,说起阳虚,心阳、脾阳和肾阳这三者的虚损,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了,关于中医所说的“阳虚”,其实就是一组一组的症候表现。我们虽然看不到它的具体形态,但是可以从患者身上的种种表现,感受得到。因此,它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切实存在的。

其次,无论什么脏腑,真到了“阳虚”这一步,是病态的反应了,而且是严重的病态反应。普通人,或者亚健康人群,很难真正出现“阳虚”这样严重的状态,顶多只能算是“阳虚倾向”或者“阳虚体质”。所以,面对一些号称可以改善“阳虚”的保健品,我们应擦亮眼睛,注意辨别,防止上当受骗。

好了。文说到这即将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sywmz2014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