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腰痛有良方

文 / 家庭中医药
2021-02-04 18:11

缓解腰痛有良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玉平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一般呈持续性隐痛,剧烈疼痛者少见,随着天气变化以及劳累状况而加重。该病的好发年龄在45~55岁,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超过85%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痛的病史,其中10%的人因疾病而放弃原有的工作。目前,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腰痛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可伴随一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应该受到重视。

腰痛涉及的疾病很多,如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还有某些内脏疾病反射到腰部也可引起腰痛。

西医对于腰痛的治疗,主要是根据不同疾病,采取药物止痛或者手术治疗的方法。由于多数老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止痛药,更不希望手术,所以这次主要讲讲中医对腰痛的认识,并介绍一些自我缓解腰痛症状的办法。

01

中医对腰痛的认识

1.《黄帝内经》对腰痛的精辟论述

腰痛一证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

关于腰痛,最经典的经文当属《素问·刺腰痛》。其中所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等等 。

这篇经文的指导意义在于:

●详细论述了腰痛的症候群

说明腰痛时牵引头项、脊背以及臀部,背部沉重,不能俯仰屈伸,不能左顾右盼,顾盼则眼花,犹如妄见怪异,心情多悲伤,腰痛还牵引到脊柱的内侧,腰部僵硬疼痛,就像张开的弓弦一样。

●腰痛的病位

腰痛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以及奇经八脉为病。

●腰痛的治疗

详细介绍了六经腰痛的针灸疗法。

2.历代医家对腰痛的认识

(1)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论述了寒湿腰痛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说,“肾经虚,风冷乘之”、“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强调病因是过劳伤肾,肾经虚弱,风寒之邪趁虚而入,气血阻滞于腰,不通则痛。《丹溪心法·腰痛》谓,“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指出腰痛是虚实夹杂、痰瘀互阻的病证,而且还与外伤相关。

(2)治疗原则

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腰痛》指出:“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这种明确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2

中医对腰痛的治疗

1.中草药

(1)辨证论治

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加减。

湿热腰痛:四妙丸加减。

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加减。

肾虚腰痛:肾阳虚右归丸加减;肾阴虚左归丸加减。

(2)公布笔者家传“通督壮腰汤”

督脉统领一身之阳经,是后背唯一上行的输送阳气的经脉。本方对于大多数腰痛有缓解作用,尤其适合于寒湿腰痛,应用至今未见明显副作用。

家传“通督壮腰汤”

药物组成:杜仲30克,羌活10克,山萸肉15克,葛根30克,巴戟天10克,蒲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药渣热敷局部,日1次,每次20分钟。

本方可随证加减。2周为1个疗程。

2.针灸

笔者针灸治疗腰痛三十余年,取得了满意效果。治疗理念来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治疗腰痛的方法和家传经验。采用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及腹部投射区取穴。

(1)重视病位

腰痛在脏腑方面主要责之于肾,有言道“经络所过,病之所及”,故取肾俞穴,行补法。

(2)阿是穴

找到腰痛的痛点,了解其范围,判断其深浅,在脉、在肉、在筋、在骨,针刺之,多泻以驱邪。

(3)腹部投射区

在关元穴、天枢穴处,以平补平泻刺之,对于治疗虚实腰痛也有一定效果,还可以强身健体。

(4)远端取穴

后溪穴是十二正经中唯一与督脉相通的穴位,治疗急慢性腰痛有一定的疗效。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穴位,四总穴歌说“腰背委中求”,针刺并出血,对于治疗腰痛效果较好。

阳陵泉穴为筋之总会,舒筋活络的作用明显。

03

腰痛患者该怎么做

1.到医院对症治疗,辨证应用中药并配合针灸。

2.没有严重病变的慢性腰痛以及急性扭伤出现的腰痛,自我按摩以上穴位对缓解腰痛有效。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减少久坐,结合适当的腰部运动,增加专业的腰肌强化训练。

(2) 增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3) 饮食多样化、均衡化、规律化。

(4) 避风寒、免淋雨、谨防汗出当风。

(5) 调畅情志、放松精神、勿过劳、早睡早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张玉平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