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门十三针治疗情志病

文 / 小迪学中医
2018-01-31 10:50

鬼门十三针,名满天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据史书记载,“鬼门十三针”在古代由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

“鬼门十三针”是针灸穴中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我们都将“鬼门十三针”的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为什么称之为“鬼门”,限于古代人认知,患有情志病,表现如:癫、狂、痫、疯、痴、郁、傻等症状,认为是“鬼魅妖邪”作怪,以此针封邪驱鬼,选穴共十三,曰“鬼门十三针”,分别是:鬼宫、鬼窟、鬼垒、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营、鬼藏、鬼臣。

说实话,对于这个鬼门十三针的种种民间说法,我的态度就是沉默,不予评价,也不敢评价。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易学,易学的核心又是阴阳之道,有男就有女,有高就有下,有盛就有衰,有生就有死,相互对立统一,平衡协调。

那么问一句,鬼门十三针的种种传说真的是无稽之谈吗?阴阳之道,有正必有邪,有光必有暗,科学解释不来的问题有很多,哈哈,就此打住。

鬼门十三针这些个穴位我都用过,但我从来没有试过按照传统的“鬼门”手法去针刺,说真的我也不敢去用,有些东西或者有些事,敬而远之,没必要非得弄得透透彻彻,能治病有疗效就行了,过犹不及。

浅谈鬼门十三针治疗情志病

今天咱就从传统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来分析学习十三针,分析它为何在治疗情志病上有特殊疗效。

首先十三是哪些穴位,歌诀曰:

一针人中二少商;三针隐白大陵良;

五针申脉六风府;七针颊东八承浆;

九针劳宫十上星;十一曲池火针强;

十二会阴不用忙;十三舌底在海泉。

十三个穴位出来了,现在把它一次归经。

人中 :经外奇穴

少商穴:手太阴肺经

隐白穴:足太阴脾经

大陵穴:手厥阴心包经

申脉穴:足太阳膀胱经

风府穴:督脉

颊车穴:足阳明胃经

承浆穴:任脉

劳宫穴:手厥阴心包经

上星穴:督脉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

会阴穴:任脉

海泉穴:经外奇穴

OK现在都依次归经了,从中医经络体系来分析学习鬼门十三针,分别是选心经,心主神志,心乱则神志不清。选肺经,调通水道,补气生血,调和营卫。选督脉督脉镇静安神,醒脑,治头晕目眩。选脾经,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选胃经主食欲、强身体,调节情志,抒发情绪。选膀胱经主疏泻,祛湿浊,治失眠多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打通经脉,让气血畅通,控制病情。

起始于经外奇穴——人中,结束于经外奇穴——海泉。经外奇穴就是不属于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的穴位,有属于自己的名称,有固定的位置和主治的作用。

这样一看就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不属于正经的起始,不属于正经的结束,暗指呢?深思一下,这里不敢多说。

其实我写的这个可能连皮毛都算不上,说科普都勉强,只是同喜爱中医的朋友们一起聊天而已,目的就是提一下,别忽略了我们的传统中医里还有一个这样神奇的针法,称作:鬼门十三针。经络学博大精深,有机会同大家一起逐个学习每条经络。最后附上一个鬼门十三针通俗的口诀吧,通俗略等于……,大家看看就好,感兴趣的朋友需要自己找资料研究了。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

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