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文 / 陈农夫药膳食疗
2019-09-14 12:23
"

中医认为,气乱则病,气虚则症,气绝则亡。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而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老百姓把死亡叫断气,说的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人体气衰则气血不畅,阴阳不调,百病入侵。男人气虚指的是肾气虚,西医所讲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就是肾气虚,也就是常说的肾虚。

通常,人们对肾虚和气虚的区别不甚明白,一旦出现气短多汗、体虚乏力、房事不行就想到肾虚,接下来就是补肾壮阳。但想过没有,肾虚从何而来的呢?肾虚从气虚开始,气虚才是肾虚的根源,这就是为何阳痿、性功能障碍患者都会浑身乏力、气短多汗、腰酸腿软、整天像差口气似的原因。

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有位患者,眼睑浮肿,面色苍白,自觉腿酸乏力,睡眠非常不好,房事更是一塌糊涂,刚到五十,已经有心无力了。于是,药酒天天喝,人参虫草没断过,可还是虚弱,小便淋漓不尽,舌苔赤黄厚腻。气虚患者肾精不足,若通过补肾以行房事,犹如池塘抽水,越抽越干。补肾为了性 补气为了命,治疗应以补气为主,先让尿路畅通,再行补肾,这才是正确治疗途径。

肾虚先补气,否则越补越虚,因为肾虚的病根是气虚,气不足肾精难平。就如汽车的引擎出了毛病,你加再多的汽油,也跑不了多远。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饮食要加以节制,坚持体育锻炼,加快身体的气息流动,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肥胖多肾虚,中年肥胖男子控制体重尤为重要。

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气虚早期症:气短乏力、自汗频繁、头胀头昏、注意力难集中、少话懒言、眼干口苦、腰酸腿软、便秘或者腹泻、尿黄热痛、房事兴趣不高、手脚冰凉、体胖怕冷、食欲欠佳、睡眠不安等,出现四种以上症状即可确定为气虚早期症。

气虚症:气粗胸闷、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头痛易怒、眩晕耳鸣、上腹饱胀、下腹坠感、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举而不坚、阳痿早泄、失眠脱发、四肢麻木、关节抽搐、盗汗梦多、思维紊乱等,出现三种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气虚症。

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人有三种气,气虚到底该怎么补?

中医一般把气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另一个是水谷之气,就是我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是通过人的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还有一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空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人体的健康与这三个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

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生活中常见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劳累过度的人、后天失养的人、年老体弱的人,由于脏腑机能衰退而气不足,他们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以下是元气不足的

七个表现:

1、手脚容易冰冷,尤其是在冬季。

2、子宫、卵巢、乳房易生囊肿、肌瘤、肿瘤。

3、易脱发。

4、尿急尿频,进入40岁以后,严重的会有小便失禁。

5、易得静脉曲张、腿肿、脚肿,或风湿、腰痛、骨质增生、耳鸣耳聋等。

6、出现精神恐惧、睡眠不安,凌晨腹泻等。

7、过早进入更年期。

怎么样保养我们的气呢?

气虚体质要吃什么中成药呢?

十全大补丸

为气血双补剂,具有温补气血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本品为棕揭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口服。水蜜丸一次30粒(6克),一日2—3次。

方中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四味即四君子汤,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四味即四物汤,能养血滋阴,补肝益肾;黄芪大补肺气,与四君子同用,则补气之功更优,又用肉桂补元阳,暖脾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香砂六君子丸

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每次6-9克,一日2次。益气健脾,和胃。

桂附地黄丸

为补益剂,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本方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泻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肉桂、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芪苓益气颗粒

益气固本。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腰膝酸软。

开水冲服,一次3克,一日3次。一月为一疗程。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就是四款可以补气、调理气虚的中成药,大家在服用中成药前最好先咨询当地的专业医师,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气虚应该吃什么好呢?向大家介绍5种有效调理气虚的食物!

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花生

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及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花生中的脂肪大多为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功效。

红枣

红枣能够活血调经、养心安神,可以改善失眠、黑眼圈的症状,能去斑、红润美肤。

竹笋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海参因含胆固醇极低,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而且它的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与儿童,以及体质虚弱者食用。

栗子

栗子能够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白菜

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症。

面容黑黯的原因是肾气不足,阴液亏损,而栗子健脾补肾,白菜补阴润燥,综合生效使面色白皙明亮。

中医养生—肾虚先补气 否则越补越虚

中医食疗养生是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季节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药食同源食材,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和酿造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气、养的药膳汤,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寿延年。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豆类及其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