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不是病?

文 / 海霞话健康
2019-08-28 14:22
失眠的分类

失眠是很常见的症状,但并不是一种病。失眠有可能是某些尚未显露出来或是已经出现的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按失眠的定义可以分成三种形式,即入睡困难、凌晨早醒和睡眠时间缩短。

No.1

入睡困难

是指人们上床后,过30分钟尚未入睡者。因为通常上床后经过20~30分钟就应当可以睡着。

No.2

凌晨早醒

是指人们在睡着之后在半夜突然醒来,不能再入睡者,这种瞪着眼睛等天亮的状态是非常难受的。

No.3

睡眠时间缩短

是指某些人夜间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者,这是用一般人的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来计算的。

除此之外,半夜睡眠中醒来2次以上或是睡眠中噩梦频频也应当看成睡眠质量不高,不过不一定是失眠,只有和以上三种表现共同存在时才是失眠。

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下降、注意功能下降、日间出现嗜睡现象、胸闷、心悸、便秘、头痛、容易生气、体重减低等。

如何治疗失眠呢?

治疗失眠,首先要尽可能明确病因,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限睡眠时间的目的。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

缓解失眠多梦者可以从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调理。

No.1

改变生活行为方式

1.改变作息规律: 调整休息节律,逐渐增加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的生物节律。对于有白天贪睡晚上兴奋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应该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

2.放松心态:有的人把睡眠过分的看重,总担心睡眠不足,对失眠症感到恐惧、紧张、焦虑。针对于这种情况,应从自身心态来调节,有几次睡眠不好的情况也属正常,不要过分在意。

3.适当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4.睡前泡脚:双脚浸泡在热水盆里,全身放松,使脑活动、心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持续10~15分钟后再睡觉,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5.自行催眠:可以数数字、阅读催眠、梦想催眠等。这些方法因人而异,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

No.2

药物治疗

在改变生活行为方式下仍有失眠人群,可使用药物治疗。一般的失眠症不主张自行服用精神药物,尤其不主张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易产生药物依赖。严重失眠患者可在医嘱下服用抗精神病药,如氯普噻吨、氯氮平等。伴有焦虑忧郁者可服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硝西泮等。(提示:服药请遵医嘱。)

No.3

中医如何缓解失眠

失眠,中医多称作不寐,可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本篇以中药和针灸治疗不寐为例。

一、中药治疗

1.肝火扰心:主要表现为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常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疗以疏肝泄热、镇心安神为主,临床多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常伴有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为主,临床多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常伴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博,脉细无力。治疗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临床多选用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临床多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主要表现为虚烦不寐,心悸胆怯,遇事易惊,常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治疗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主,临床多选用安神定志丸和酸枣仁汤加减。

(提示:服药请遵医嘱。)

二、运用针灸治疗

1.主穴:选取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安眠为主穴。

2.配穴:肝火扰心者加选行间,痰热扰心者加选劳宫、丰隆,心脾两虚者加选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选心俞、肾俞,心胆气虚者加选心俞、胆俞。

3.操作:毫针刺法,补照海,泻申脉,余穴常规针刺即可。

(提示:请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