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跑得又快又轻松,你却又慢又累?

文 /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0-12-22 18:43


估计很多跑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看别人跑步跟玩儿似的,而自己跟着跑起来跟玩命似的。

那么为什么别人能跑得又快又轻松,自己却又慢又累?别人跑马拉松能很轻松地跑进4小时、330,自己却做不到?

其实,这样的跑友就是缺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 在跑步时,不会呼吸;

2. 肺活量不足,最大摄氧量差;

3. 跑步技术差,不会换档;

4. 训练不够,身体力量差;

详细内容来看看视频的讲解: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再具体讲讲,让你更明白自己在跑步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跑步时,不会呼吸

先抛开技术动作,单看顶尖运动员的呼吸,我们就能了解,没有一个世界冠军会在跑步的过程中气喘吁吁。

但大多数普通跑者就不是了,通常情况下,普通跑者的呼吸方式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而在比较困难的路面上进行一步一呼、一步一吸,而实际上短浅的呼吸方式,不仅费力,还会彻底打乱跑步节奏,消耗大量能量。

胡乱的喘气会让身体变得紧张,导致自身无法最有效地利用肺活量,紧张的状态下,胸腔会紧,所以使呼吸变快、变浅。如果你经常这样呼吸,那跑得又累又慢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静坐下来,让自己的呼吸变得浅而快,你会发现心跳会逐渐的趋向高峰;而当我们呼吸变得长且深的时候,心跳才会更平稳。

所以跑步更是一样,我们一定要把肺部没有使用的空气呼出来,慢慢把呼吸控制住,变慢变深,这样才能吸收更多氧气。

如何训练自己的呼吸呢?

如果你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在跑步中的呼吸,进行呼吸训练先不要急于训练几步呼几步吸,因为你的步频节奏都可能还不够稳定。

第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训练要在温和的跑步强度中进行。跑步时呼吸轻松,压力不大,在这个强度下,慢慢加深呼吸。

每一次呼气感觉是由腹腔向胸腔挤压,把气体都挤压出来。每一次吸气,感觉气体填满了整个胸腔和腹腔,不要让呼吸只是浅浅地停留在你的胸腔。这个练习不仅仅在跑步中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不时的训练。

加深呼吸,你会发现核心更加稳定,心率也更加容易控制。而呼吸短浅会直排影响到肌肉的张力,影响到身体的供氧能力,甚至造成头晕、岔气。

也就是说,经常练习深呼吸,是让我们跑得轻松的第一方案。

尽量在匀速跑过程中采取四步一呼、四步一吸的方式,在上坡跑等比较困难的练习中采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式。跑步时要抬头,把胸腔打开、肩膀不要用力,保持放松。

刚开始会感觉有些不适应,因为任何习惯的突然改变都会造成身体难以适应,不过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跑步更加轻盈了。

肺活量不足,最大摄氧量差

在呼吸控制的基础上,如果还是跑得很艰难,那就是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本身的问题了,有可能是因为你本身接触运动时间太短,最大摄氧量不足导致跑步又慢又累。

简单地说,肺活量就是表明你身体能够吸收多少氧气的能力,而最大摄氧量指的是身体利用吸收进来氧气的能力。

最有效地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方法就是间歇跑:按照现有的最大摄氧量的95%~100%的强度去跑,相当于自己现阶段3000米到5000米的比赛配速。

但是间歇跑训练是要建立在良好的有氧跑基础上,强度大,一周也不能多练;对于大部分业余选手来说,有氧跑则是提高最大摄氧量最安全的方式,如果你坚持跑步半年,你就会发现最大摄氧量提高不少。

一般情况下,普通跑者的最大摄氧量在40出头,水平较高的跑者能达到65左右,有些顶尖的越野跑、自行车手能达到85到90的水平。

打好有氧基础,提高心肺功能,再进行速度训练,你就会发现得心应手了不少。

跑步技术差,不会换档

我们经常说,跑步节奏很重要,保持匀速才是关键,但是大部分马拉松比赛路面都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的。比如上坡时,我们要缩小步幅,保证步频的一致。

在不同路面,不同地形,不同比赛,我们都应该寻求自己的最佳档位。

在比赛中,太大的步幅会让人提前精疲力尽,而高步频小步幅的方式没有办法取得好成绩,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路面,掌握步频与步幅的平衡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初跑者,或者只想用跑步保持健康,那就要进行高频率、小步幅的方式,因为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伤病的发生。

而冬季则是练习提高步频非常合适的季节,为什么呢?

因为冬季路面和跑鞋发硬,跑步要收着跑,适当控制步幅。冬季是打有氧耐力基础的好季节,跑步强度要温和,速度慢、步幅小,都符合步频训练的特点。

步频只是一个显性指标,背后是技术的支撑,体能的储备。可持续的高步频不是用腿部力量倒出来的,而是靠重力带动,髋膝踝放松跑出来的;可持续的高步频训练,也兼顾了技术﹑耐力和体能的训练。

冬季比赛少,更容易沉下心来弥补步频短板。

有不少跑友问,在训练提高步频时,心率也跟着升高,是怎么回事?

有些跑友之所以步频低,是跑步习惯了腿部发力,如果过于依赖腿部发力,则髋膝踝的每一次转动,都好像是加载了沉重的负荷,无法快速转动。

这种情况,如果急于提高步频,则需要腿部更加用力,会导致心率升高,体能消耗过大,甚至有受伤风险。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步频首先要减小步幅,让髋膝踝的负重减轻,速度要慢下来,步频一周提高3-5下,慢慢适应。

最根本的,还是要去体会借助重力带动的跑步技术,减少腿部发力,最终让髋膝踝能轻松转动,才能轻松提高步频。

跑步是全身性相互协调的运动,除了步频步幅,跑姿则是跑步技术的基础。

关于跑姿的问题,前不久推送了文章《跑姿越理想,跑步越轻松》,跟大家分享过,在此不再赘述,想进一步了解的跑友,可以去看一下文章。

训练不够,身体力量差

还有很多跑友反映就是,自己的步频基本保持在180以上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提高步幅。

其实,专业运动员的大步幅,不是简单的迈大步子,而是靠强大的腰腹能力和灵活的髋关节,所以如果想实现大步幅,就要从核心力量下手,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强化核心力量,才能跑得轻松、持久、无伤》

导致跑者越跑越慢,越跑越累的原因除了技巧掌握不到位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平时的训练方法有问题。

来看看,跑步容易疲乏的训练方式:

① 每天同一种速度跑

② 每天在同一种路面跑

③ 没有目标的跑

④ 不做热身、拉伸的跑

⑤ 不做力量训练只跑步(膝盖伤病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平时跑步中,我们还是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手法。现在世界上公认的跑步基本训练方法有7种,在平时的训练中,每一种都应该涉及到,这不只是为了提高速度,更是为了跑得更加科学健康。

① 有氧跑

② 中长距离跑(18-26公里)

③ 长距离跑(26-35公里)

④ 马拉松配速跑

⑤ 乳酸门槛跑

⑥ 间歇跑

⑦ 冲刺训练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心态要摆正,我们没有专业运动员的底子,没有职业选手的充裕时间,没有对跑步深层次的理解,踏实下来,学习专业人士的技巧和训练方式,不断积累,不必要抱怨自己为什么跑不快、跑得累。

如果没有基础就跑得又轻松又快,那反而不正常。冬训是跑步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时期,别怀疑,别懈怠,坚持下去,相信你跑的每一步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