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运动到什么程度才算最佳呢?
运动中大家感觉最多、最深的就是
累、气喘、出汗、酸痛……
我们每天都在说着健身、运动
但日常生活中到底运动到
什么程度才算好呢?
你们有思考过吗?在健身房中,大家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酸加疼减麻停”,这是典型的对运动中身体反应信号的应对措施:
⚫在锻炼过程中如果只是感觉到肌肉发酸,那么锻炼时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运动强度或者运动量;
⚫如果感觉到疼了,那么就要减轻运动的负荷了;
⚫感觉到肌肉发麻时,那么就要停止运动,进行合理的调整了。
这应该是很多人在运动时的一个判断标准,但是其中有很多类似疼痛等一些不可估量的因素,有时就会导致我们练习还未到最大量就结束了。
一次运动我们肯定希望把效果最大化,那么如何安排自己的运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般我们常说的运动量是由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构成的。
运动时长:
不少人的观念里,都是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
关于这个概念鸭梨已经多次强调过:
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
就像很多人一跑步就是1小时,或者一泡健身房就是2、3个小时,结果不但训练效果不好,还可能导致疲劳、免疫力下降,反而更容易生病受伤……
对于运动时长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给出了最佳运动时长: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45分钟效果会减弱,>60分钟也不会有更高收益。从运动频次来说也不用天天练,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是最高的。
运动强度:
说完运动时长,我们来看看运动强度该怎么把控?
想要保证好的运动效果,就要保证自己的运动强度
针对有氧,我们之前提到过心率应该是日常有氧运动最佳的监测手段。
一般来讲,适宜的有氧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大约是最高心率的60%-80%之间,高强度运动心率大约是最高心率的80%-90%之间。研究显示90%以下的时候,运动强度和心率都是线性增长的。也就是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相应增加。
另外研究表示,强度过小的有氧运动,对健康基本没什么增益。比如健康人群的最小有氧锻炼强度是45%HRmax,低于这个值,基本上你的运动是不会起到任何效果的。
而力量训练用的最多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达到力竭?关于力竭的方式有很多种,鸭梨之前的文章中说到过。而很多人以为,力量训练的力竭状态就是举不起同样的重量了,而不是相关肌肉的完全疲劳。
而真正的极限状态,是肌肉内的供能系统都极限,肌肉也接近完全疲劳的状态。力竭状态一般都伴随着目标肌群的酸爽、充血感,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泵感”。
所以在力量训练时最佳的运动强度就是达到力竭,即相关肌群的完全疲劳,这样才能更好的刺激目标肌群的生长,训练效果也才会更好。
所以关于日常运动量安排
中高强度的训练在60-90分钟即可
(热身+有效训练+拉伸一整套流程)
不是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限时间内将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