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锻炼以后,肌肉会如何流失?

文 / 科技阿斌
2020-03-08 16:15

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无法正常锻炼,例如过年过节,疫情灾害,受伤生病等等。这段停止训练的时间,往往被认为之前付出的努力,有可能化为泡影。实际上只要用了正确的方法,是可以避免肌肉流失的。



停训的确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不小影响,那么训练具体可以停多久呢?首先这取决于运动类型,根据心搏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等数据显示,我们停止训练以后,心肺功能最先降低。大概10到12天没有训练,心脏指数就有非常明显的降低。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也就是最大摄氧量,它是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停止训练两周,最大摄氧量平均会降低20%,如果八周未训练,最大摄氧量就会降低到未训练前的状态。就算是顶尖的运动员情况也是一样的。运动员停训三周,他的运动能力也会降低25%。但是停止训练三周,我们的力量倒是没有明显降低,普通运动员甚至可以坚持四周。

停止训练以后会不会马上掉肌肉呢?实际上肌肉开始并不会减少,只是在停训2周以后才开始减少。我们的糖原量会在前两周降低50%,因为糖原包含水,所以肌肉中的水分也会损失。研究人员发现,停训3周大约会减少0.7kg的肌肉量,只不过减少的这部分都是肌肉中的水分。虽然看上去肌肉块小了很多,但损失的只是肌肉中的水和糖原,这些是很容易恢复的。



那么多长时间不训练才会流失真正的肌肉呢?对于每个人,情况都有不同,有的人时间短,有的人时间长,平均来说,3周以后就会流失真正的肌肉了。另外,年纪越大的人肌肉流失也会越快。这时候,虽然肌肉减少了,但是我们的力量和耐力却还能保持最初状态。如果是因为伤病无法训练,那么肌肉萎缩会加速,假如一个人卧床不起一周,身体各项机能将全部大幅下降。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为何会如此,但是科学家有一个比较可靠的猜测,人体会根据需要来调节肌肉量,维持肌肉需要消耗巨大能量。此时人体不需要很多肌肉来运动,为了保持能量不流失,所以人体自我调节,减少肌肉。



如何防止停训流失肌肉呢?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运动量来维持肌肉。比如你原来可以高强度运动1个小时,那么停训期间你可以减少到30分钟。如果原来一周锻炼6天,那么现在一周就只要锻炼2天就好,只要维持以前1/3的运动量就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的运动性能。但是这样的运动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的运动强度必须和先前的强度一样。例如你以前用20KG的哑铃锻炼,这时候还必须使用20KG哑铃。



肌肉是拥有记忆能力的,如果实在无法保持训练也不必过度担心。由于肌肉有记忆,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恢复肌肉力量。肌肉记忆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技能印象,就像你学会了游泳以后,你就不会忘记如何游泳。最关键的一点是你通过最初训练,增长了细胞核,细胞核的增加对增加肌肉和力量是很重要的。而细胞核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一旦你再次训练,就不需要再次产生细胞核这个过程,可以直接进入增肌步骤。实际上,偶尔的休息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多数训练者都会因为训练强度增加而导致自己受伤,停止训练,好好养伤,或许能给你重新开始训练带来更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