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西方,中国男人为什么不喜欢健身?

文 / 增肌哥
2019-05-08 20:22


(文章来源于知乎)

知乎乐冰:我之前在欧洲生活过十年,经历了从国内中学体育倒数第一到马拉松选手的变化。觉得健身的风气确实差距巨大,用一个数量级来区分不为过。我的思考如下:1. 文化上西方崇尚身体和意志,很多判断来自于感觉,而感觉的基础在于有个足够强健和敏感的身体——这些并非天生,而是要不断地通过训练,达到“完人”的境界。相对而言,东方更崇尚思考和传统。举个例子,咱们喜欢讲“思想工作”,好像事情想明白了就可以。人的很多情绪主要是身体的原因,想明白了也没有用,不如出去跑两圈。从这个角度看,清华的长跑传统其实非常有现代性。

2.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短期价值导向是比较功利的。身体和道德方面的建设,不占有太高的级别。 其实体育锻炼见效还是非常快的,坚持一两个月就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3. 就是认知方面,健身和锻炼本身是门巨大的科学和生意。例如很多人说上班都那么累了,哪里有精力去锻炼。不过有经验的人就了解,锻炼本身是克服疲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压力越大越锻炼,形成良性循环。我在健身房看见主要人群是30多岁的一群,他们能够理解到这些,这和事业上的经验是一个意思——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知道,如何激发个人潜能。

4. 还有就是习惯了,周围人的影响。必须有足够多的人群形成了气氛。例如平时经常活动在北京国贸一带,外贸协会已经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金钱成为了健身的动力呵呵。5. 最后就是从儿童抓起,咱们的教育体制不注重培养兴趣,体育就更别提了。一个长期经历了旺盛体质强健状态的人,是无法接受爬几层楼就喘的状态的,这是生活质量非常本质的差别,但又不是靠言语能够说服的——冷暖自知。其实西方国家体育传统也很不同,德国人和北欧人是比较传统的希腊式健康文化继承者,为革命而锻炼。美国人是体育的玩乐派,体育是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英国阶级分化比较严重,可以看见许多很胖的年轻人,这在均富的欧洲北部就比较少见。随性的南欧更多是外貌协会呵呵,放任的胖子和帅哥都不少。

----补充------

运动锻炼在于增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把控,开玩笑地说,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面一样,经常锻炼的人对自己身体状况、极限在哪里等等,有比较细致的了解。不经常锻炼的人则比较糊涂,只知道累和不累,困和不困。

另外一个影响是饮食习惯,经常锻炼的人饮食习惯会比较好。国人喜欢大吃大喝,一个原因是派遣压力。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个派遣压力的好方法,特别是群体性运动,体育俱乐部啥的。

----补充------

很多人说温饱都没有,每天为生活奔波,哪里有时间精力来锻炼。其实一切都是看优先级和重要性,如果足够重要,自然能找出办法来锻炼。这么多人能彻夜不眠打DOTA、贷半辈子款买房,这些和锻炼习惯比都是小case。

其次锻炼的方法也很多,在家俯卧撑也是锻炼,爬楼梯也是锻炼,只要足够重要,大家都有办法的。作为成年人,这些心理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