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想要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跟孩子玩个游戏吧
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却相当困难,在教子过程中,除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我们会经常发现自己与孩子陷入战争状态,并且情况越来越糟。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滋味,婴儿期怎么哄都没办法让他安静,稍大点后他就开始发脾气,耍性子,读小学三年级了睡觉前还有生气,12岁时则开始把自己所在房间里一个人闷闷不乐。
孩子旺盛的生命力与天生的好奇心,很容易演变成“无理取闹,惹是生非”,让家长们感到无计可施,我们要么唠唠叨叨、要么惩罚孩子,或者对孩子置之不理,结果却发现不仅没有效果,而且那种亲密之情再也找不回来了。
美国心理学家,科恩博士指出:游戏力------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一位妈妈带着7岁的儿子参加一项活动,这位妈妈想跟大家一起跳舞,但儿子却把双手抱在胸前,怎么也不肯跳。孩子的妈妈很生气,数落孩子说道:“你让我陪你参加活动,现在怎么又打退堂鼓了!”这时男孩的双手抱得更紧了,显然是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抗情绪。
这时,旁边的一位妈妈讲到:“咦,他发明了新式舞步吧?”说着,模仿起了男孩的样子,抱起双手,并冲他一笑,男孩的妈妈也开始跟着学,结果儿子笑了起来,开始跟着音乐舞动双肩,这时妈妈鼓励他:“这舞步真有创意!”,孩子听了之后,越调越开心。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年人总是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游戏另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讲到: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后,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这位妈妈觉得很困扰,认为明明女儿已经可以自己做了,为什么还是故意找麻烦;而女儿这认为,妈妈对自己态度不够好了,不像一起那样愿意帮她穿衣服了,于是母女俩常为此事冲突。
后来妈妈了解到游戏的作用后,想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女儿依旧不肯穿衣服,这位妈妈抓起了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玩偶剧。让其中一个娃娃满怀恶意的说:“哈哈,她不会自己换衣服吧?”另一个颇有信心的说:“她会的,她会自己穿衣服!”,第一个声音接着说:“不可能,她只有5岁啊!她不可能自己换衣服”。这时,5岁的女儿竟然自己开始穿衣服,第二个娃娃反驳说:“你看,她可以自己穿!”。结果,女儿不仅自己穿好了衣服,还笑得前仰后翻。玩了几次之后,女儿已经养成了自己换衣服的习惯。还经常让妈妈陪她玩玩偶的游戏。
在孩子心中,你跟他的关系,比你给他讲大道理更重要有一次,我辅助一位班主任管理班级里一名十分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一节活动课,老师让孩子们两两分组,把球从一个位置运到另一个位置,这个孩子却把球踢来踢去。我把球抢了过来,扔到了角落处,结果他踩着同学的桌子过去拿球,惹得被踩桌子的女生大哭。
后来,我并没有严厉的批评他,而是想闹着玩一样趁他不注意,巧妙的把球抢了过来,然后冲他一笑。他没有生气,也没有继续抢,而是双手一摊,笑着说:“老师,你耍赖啊”,然后开始跟我互动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说教并不会起作用,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间接获得道理。
关于游戏力,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劳伦斯.科恩著,李岩翻译的《游戏力》,希望各位能从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