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式育儿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是这些

文 / 积木育儿
2017-08-02 14:23

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

一位在广州某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3万多,女儿在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书,家里大部分开支由老公的收入支出,这么一看,他们家的生活应该很惬意的。

可事实却是,这位妈妈最近需要缩衣节食,连新衣服都不能买了,因为她的女儿放!暑!假!了!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女儿暑假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老是在家不好,需要锻炼,又报了个游泳班2000元;

假期要结束了,该收心了,又要报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算算帐,20000(美国游学)+5000(阿姨)+2000(钢琴)+2000(游泳)+6000(培优)=35000!

仅仅一个暑假,3万5就长着翅膀飞走了!

烧钱式育儿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是这些

如果说,孩子3岁前的主要花费还是吃喝拉撒的小钱儿,那3岁后的教育经费,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父母得不停地往里面砸钱,砸钱,能不能听见个响声儿都不一定,因为教育投资确实不是一个短期内就会给予成效和回报的事儿。

养孩子真的需要这样养吗?孩子暑期究竟应该做什么才最好?这事你怎么看?

有网友评论: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很多问题,都是家长内心不平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能处处观望别人。实际能力和欲望之间,总是存在着落差,于是乎,压力就来了。不被外界所左右,了解自己真实需求,才是正道。

也有网友评论: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不是只要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成了?我想是否定的,不然中国的富人就是世袭的了,但大多富不过三代。最后说的,觉得不弄这些就觉得对不起孩子,那置中国九成多的家庭于何地,感情我们都对不起孩子?这位妈妈该考虑的是教育方式的改变,有一种好叫父母觉得好,多陪伴孩子成长不更好?

虽然早有教育界人士在批判“不要输在起跑线”这个口号有多荒谬,但仍然有太多父母出于各种忧虑而在暗地里憋足了劲儿。因为怕孩子以后会输,从孕期就会开始各种胎教,花大价钱吃各种据说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营养品。然而,你知道吗?你前期哪怕做得再好,等到孩子哭闹之时你的一句“不许哭”,等到孩子犯错之时你的一个不接纳,等到孩子不听话之时你的镇压和武力喝止,等到孩子成绩不理想之时你的一句批评打骂,就可能会轻易地毁掉你前期所费的诸多心血,将一个聪明灵动的孩子变得不安、怯懦、甚至木讷呆板。

说再直白一点,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跟一个东西息息相关,那就是你的家庭教育是否到位,你有否陪他养成了好习惯。

家庭教育从来都是第一位的。再天价的学区房,再优质的教育经历,也比不上你陪孩子所做的下面这些事。

1.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比只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

大量真实案例都反应出,即使父母给孩子提供再丰富、便利的物质条件,但若父母疏于陪伴,尤其是在孩子学龄初期(小学1、2年纪)未能帮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普遍低于拥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

2. 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 固定时间、地点写作业,不熬夜写作业,时间过了就收作业;

  • 写作业之前先温习,明确写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而非完成任务,更不是为父母所写;

  • 做题目第一要紧的,是审题要仔细;

  • 字迹要工整;

  • 姿势要正确;

  • 写作业的环境要单纯,保证专心,写完作业有专门玩的时间;

  • 遇到不会的可以问,但最好先主动自己思考……

3. 让孩子独立写作业,除非他开口请你帮忙

陪伴孩子写作业到底有没有必要?我的建议是,有必要,但有技巧。最好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同时拿一份报纸,或者一本书,坐在孩子旁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候,再过来辅导孩子。

辅导时的态度也很重要。首先鼓励孩子:要不你再试试,我相信你。当孩子尝试无果,切不可因此骂孩子“笨”。如果孩子这会儿就有你现在这么“聪明”,那才是怪事。最好保证情绪的平和,对孩子做的好的方面予以表扬,然后用关键点提示的办法,帮孩子找到问题的线索,但由孩子自己动手去做。

烧钱式育儿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是这些

辅导孩子学习时的态度很重要。

4. 父母要做好榜样

心理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取决于父母怎么做怎么说,而是取决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导师,他们的生活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影响孩子。很多父母自己天天看电视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孩子对电视、麻将的兴趣肯定会比对书本的兴趣大。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为爱好学习的人,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自己先成为爱学习的人。

5. 不断鼓励和启发孩子

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学校里都能获得老师的重视,因此,父母必须无条件地鼓励并启发你的孩子。一位教育学家指出: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80%归功于父母的鼓励和启发。比如,你的孩子要研究昆虫,你就带他去外面观察蚂蚁;如果你的孩子要研究外星人,和他一起看《E.T.》。

6. 坚持亲子阅读

爱丁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7岁左右若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通常他就能拥有较高的智商。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阅读能力。坚持让孩子每天给你朗读10分钟,你再给孩子朗读10分钟,形成习惯,就算有一天你的孩子阅读能力已经很好了,最好也坚持下去。

7. 不要把你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都不一样,有的显示出某方面的禀赋早一些,有的可能晚一些。家长不必整天盯着别人家的孩子,看人家看什么学什么,然后回家就逼自己的孩子。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教育学教授说,他研究了几百个有天赋的孩子,结论是真正能让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就的是他们的创造力、自控力、自我激励、和“偶尔眼里放出的光芒”。

8. 陪孩子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

你不能让孩子整天抱着书本学习,也要帮助孩子发展一些课外兴趣。太多的课外兴趣肯定会影响孩子学习,一个也没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不利。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父母的责任。

切记,别以你自己的目光为孩子选兴趣班。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且,选了兴趣班,也需要允许孩子中途放弃。这是他的权力。父母唯一要做的,是多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孩子总会在诸多体验中,发现自己最喜欢的。

9. 让孩子好好睡觉

孩子的睡眠质量和他的行为方式有直接联系。以色列的一个研究表明,晚上少睡一小时就能降低孩子的智商。各种电子设备和各种媒体形态的繁荣让现代人睡觉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的睡觉时间也因此受到影响。美国的一个调查表明,现在的孩子比十年前的孩子的睡眠时间少了整整一个小时。孩子在5岁时候,每天需要11小时睡眠,7岁需要10.5小时,9岁需要10小时,11岁需要9.5小时,14岁需要9小时。

10. 让孩子疯玩

孩子疯玩和提高他们学习成绩有啥关系呢?有,看你怎么引导。自由地在室外玩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平衡、风险管理、计划、以及协调等等。这些能力其实都和项目执行有直接关系。和你的孩子一起去疯玩,和他一起指定计划、制定预算、评估风险、快乐执行。让孩子在玩的过程明白什么是项目管理。

当然,最好都是有你在陪伴孩子一起玩。

烧钱式育儿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是这些

孩子的睡眠质量和他的行为方式有直接联系。

11. 保护你的家庭时间

现在的孩子没几个没有手机或平板电脑。他们很容易抱着iPad在自己的房间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孩子在自己屋子里玩游戏,家长在客厅看电视,结果孩子和家长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没多少。研究表明,家人在一起交流对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影响也很重要。作为家长,关上电视,限制孩子玩游戏或看手机的时间,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一起聊天,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越好。在一起聊聊天,讨论一些问题,计划一些事情。

12. 强调基础技能,早些让孩子参与家务

孩子越小,家长越是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所谓基础技能,除了自己穿衣、系鞋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之外,还包括基本的语言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等。如果你发现孩子在这些很基本的技能上都有问题,不要那么着急让孩子做多余的阅读或研究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13. 了解孩子的一天

孩子回家,家长都会问,“今天都干嘛了?”家长这么问,孩子容易回答说“上课、下课、回家。”孩子这么回答,家长也只能“哦”了。换个问法,问一些开放问题,比如:“今天上学,让你感觉最高兴的事情是啥?”或“今天中午和谁一起吃饭了?”

认真聆听他们怎么回答,尤其注意他们是否刻意回避某些事情。问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避免郑重其事。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帮他们洗澡的时候问;大点的孩子,你们一起散步、饭后休闲时间、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问他的好机会。

14.不要对你孩子暴露你曾对某一科目放弃希望

不少父母本身读书时候就偏科。比如很多父母会在上学时候讨厌数学。不要把你自己对某一特定学科的恐惧和懒惰透露给你的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学不明白数没问题,找钱不找错就可以了。”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在某一科目上落后,赶紧去见老师,一起想办法。另外,可以找一些和这个科目相关的辅助阅读材料,提升孩子对该科目的兴趣。

15. 听老师的弦外之音

现在老师评价学生都比较客气。如果孩子的老师说,“他努力的在…”,或“他开始…”,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这说明你的孩子在学习的某方面出现了问题。如果老师说“在这个方面,他持续在进步”,或“他在持续加深了解”,这说明你的孩子目前处于中等水平。如果你听到的字眼是“独立”、“能力”、“持续”、“高效”等字眼,你可以松口气,你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不错。

16. 关上电视

我们不少人都自认为有一边看电视一边工作的能力。其实,你的工作被电视打了不少折扣。如果你孩子和你说他也能这样,别相信他。关上电视,千万不能让他有你的坏毛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心二用”分在什么时候。你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听广播,这是没问题的。如果你一边看电视一边解数学题,就有点扯淡了。

17. 发现问题的苗条,迅速行动并纠正

别等坏消息来了才着急。通常在孩子出现问题前,一些苗条已经开始出现。如果你发现有什么不对或让你不安,你赶紧去见老师。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没事就翻翻孩子的书本或笔记,你能发现不少问题的端倪。看到老师,你可以礼貌并直接了当的问,“他好像不怎么喜欢学校,你注意到什么了吗?”

18. 如果你的孩子说“妈妈,我肚子疼”,你该怎么办?

孩子对学习或学校产生焦虑的时,容易对你说“妈妈,我肚子疼”。你的孩子如果对你说这个,而你怀疑他们是因为想逃避上学而不是真的有病,千万不要简单地随了孩子的心意了事。你需要去关注孩子是否在学校遇到了问题。你最该做的,是及时和老师沟通,与孩子聊聊,搞清楚是他们学习遇到困难,还是受到欺负。

孩子不舒服,你需要表示出必要的关爱,但是同时要传达一个坚定的信息:你每天都得要去上学。

19. 练习写作

研究表明,现在孩子在学校里进行写作练习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很大障碍。如果一个孩子写东西很慢,这说明他们头脑处理信息和表达的能力有一定问题。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你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写东西,写什么都行,故事、诗歌、或者是普通的说明文字都可以。

烧钱式育儿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是这些

在低年级的时候,你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写东西。

20. 给孩子的大脑补充营养

食物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非常重要。早餐对孩子非常非常必要,因为低血糖会降低孩子的注意力。喝水也很重要,一项利兹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因为饮水少而脱水1%-2%,孩子的算数能力就开始下降。就算孩子不觉得口渴,也要让他们喝水。在孩子出门之前,保证要让他们喝一大杯水。

21. 乘法口诀很重要

这个问题对中国孩子从来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就会背乘法口诀。不过,我们的口诀只计算到9×9。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乘法口诀最好能到12×12。如果孩子在小学4年之前还不能条件反射般计算出12×12以内的乘法,那孩子的数学一定会有问题。不过,千万别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乘法口诀。

22. 社会阶级因素

与其严格要求孩子,不如自己保持成长和上进。因为,一项对3000个孩子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上学头3年的考试成绩可以预测出孩子在26岁的时候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学历。不过,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就算学习发展速度稍慢,但最后他们通常都可以超过那些小时候比他们聪明但来自比他们家庭贫穷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教育学家的解释是父母的生活、行为、以及思考方式在很大程度会一直影响孩子,最后使他们就算智力一般的孩子也能超过那些聪明但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

23. 运动

运动对脑部的发育有着神奇的影响。一项对8-12岁的孩子研究表明,跑步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11岁的孩子如果每天都能有20-40分钟的运动,不管是足球、篮球、跑步、或者是轮滑,都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数学能力。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科学家估计,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促进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增进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

24. 让孩子学一门乐器

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孩子七岁之前让他们学习乐器,孩子通常拥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他们在阅读、语言、数学上的学习速度比一般孩子要快很多。掌握一门乐器的孩子的平均智商比普通孩子平均高7%。不过就算孩子超过7岁,让孩子学乐器也不晚。另外,选择让孩子学什么乐器,这不是太重要,关键是孩子喜欢。

25. 纠正孩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家长过度的照顾孩子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孩子的自立能力,比他的智商和考试成绩更重要。如果你发现孩子丢三落四,你不要屁颠屁颠跟在孩子后面帮他。如果一个人永远丢三落四,这说明他还没长大,说明他还不懂什么是责任感,不愿承担他行为的后果。

应该从孩子拥有自己的第一个玩具开始,就要告诉他下面这些原则,以及养成下面的习惯:

  • 不同的物品分开放,用完的东西要物归原位;

  • 写完作业就要收拾好书包;

  • 每月定期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

26. 积极和老师沟通

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作为家长,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学校见老师。见校长没什么用处,直接去见孩子的主管老师。如果能和老师建立友谊,这最好不过。不要和老师争执或辩论,学会用最恰当的方式和老师沟通。如果孩子在学校一切进展顺利,也不要对老师不闻不问,而是恰当的表达你的感激。

说到底,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智慧里。

更多内容,请看:

儿科专家教抚触:掌握这12字口诀,轻松给宝宝按摩,妈妈学起来

孩子发烧了,这些退烧方法不能用,大多数父母做错了(医生提示)

儿科保健医生建议:别给孩子穿大鞋,伤害大,这4点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