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大妈的少女心:浅谈心理学上的“彼得·潘综合征”
有一档电视节目,来了一位姓提的大妈,目的是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
一出场,提大妈就把主持人和在座的男嘉宾吓了一跳,只见她穿着一身粉嫩的学生裙,梳着双马尾,头上还卡着粉色的发饰。
主持人问道:“今年二十几了?”提大妈伸出五个指头:“50了。”
提大妈不只打扮与实际年龄严重不符,这一开口说话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仅声音是娃娃音,而且边说话边摇头晃脑的。
要不是脸上的皱纹和若隐若现的老年斑,神态和体态真的和小姑娘无异,说二十多岁都嫌大。
提大妈说自己多才多艺,大方的在现场来了几个才艺秀,先是一段边跳边唱的歌舞《小龙人》。
毕竟年龄在那儿摆着,又跳又唱很消耗体力,一曲完毕,提大妈有点喘。接着,提大妈又和男嘉宾跳交谊舞,唱黄梅戏。
提及此次来节目的目的,提大妈说起了自己的婚姻经历。当年她和前夫在家长的安排下相亲,半年后22岁的她结婚了,婚后生了一个儿子。
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结婚两年后婚姻解体,儿子归替大妈抚养。离婚时,提大妈只有24岁,至今一直没有再婚。
问及原因,提大妈说刚开始时想找一个有经济实力的,但没有实现,于是开始打拼自己的事业。
通过多年努力,提大妈拥有了自己的婚庆公司,她既是婚礼策划又是主持人,据说她的婚庆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提大妈收入不菲。
有了事业的提大妈非常自信,慢慢地觉得周围的男士都配不上自己了。
听了提大妈的故事,节目组请来的专家对她做出了点评,她认为从提大妈的表现来看,她是患上了一种叫“彼得·潘综合征”的心理疾病。
在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今天,许多的心理词汇大家也是耳熟能详,比如情绪管理、压力调节、焦虑、抑郁、社交恐惧症等。
就连邻居上幼儿园太阳班的小朋友,有一天在小区遇到我,竟然也皱着小眉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大姨,我抑郁了,这可怎么办呢?”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提大妈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来看,貌似一种“少女情结”。“少女情结”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固着”现象。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在儿童期要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在青少年期要建立起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年期则需要建立亲密感、结婚生子等。
如果,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后,却没有产生相应的需要,就难以产生与之相应的行为,于是发生“固着”现象,即行为表现上停留在上一发展阶段。
这位提大妈,22岁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结婚,但却与丈夫两地分居。24岁时生了孩子,但因为感情不和于2年后离了婚。从此,便在寻求“良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女人比男人衰老得快,加之社会对男女年龄的价值认同有差异,因此,中年女人比中年男人更留恋青春时代,言行举止无意中会向青春时代靠拢。
其实,在每一位成年女性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女孩和一个女人,两人彼此较劲,女孩呆在女孩的位置,不愿离开,即使女人走得远了些,也会被对女孩的不满拉回来。
从提大妈的感情经历可以看出,在最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阶段,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于是提大妈的内心便产生了严重“少女情结”。
各种心灵鸡汤,都告诉女人们:无论是少女、阿姨、大妈,无论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去活成别人告诉你的样子,你应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过,提大妈的情况已经不仅仅是“少女情结”,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彼得·潘综合征”。当然,在节目现场,专家也没有做更多解释。
那么,就由我这个48岁的“曹大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就这个“彼得·潘综合征”,给大家做个心理知识普及。
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是指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的心态。
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拒绝接受现实。他们的症状不但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为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
青年人患“彼得·潘综合征”的几率比较大,当然也有4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来说,患者的配偶和周围朋友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症状,但他们往往不愿承认。
来自墨西哥的萨林·帕斯夸尔医生表示,“彼得·潘综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
他说:“家长们总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家长的这种想法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的。”
墨西哥心理治疗协会主任罗伯托·图鲁比亚德斯则告诫说,“彼得·潘综合征”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他说:“因为处理感情问题尚不成熟加上不能持之以恒,所以他们不太会有固定的人生伴侣。就算确定了正式的恋爱关系,对方也会拿他们当孩子看待。”
他认为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理疗。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患者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家人说教就能改变的,只有交由精神病专家来引导。
“彼得·潘综合征”的症状特点:
1、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发展,就容易发脾气,而不考虑后果 ;
2、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总是需要别人照顾自己;
3、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
4、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
5、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
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
“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
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