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人的睡眠问题突出!河南至少2000万人存在睡眠障碍

文 / 两性生殖健康
2022-03-20 18:17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超

凌晨的朋友圈,总能“逮着”几个失眠患者,吐槽夜不能寐的忧伤。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睡眠时长减少1.5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

另据其他资料显示,河南至少有2000万人存在睡眠障碍,且这一数据仍在增长中。专家提醒,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寻求正规医院睡眠专科的医生进行诊疗。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让我们重新审视睡眠,改变认识,调整饮食起居,踏实睡个好觉。

【靠吃安眠药强迫早睡,结束工作后报复性熬夜】

深夜两点,“砰”地一声,聂诚轻手轻脚地回到家关上门,摸黑走进卧室,家人和孩子早已在其他房间安稳入睡。夜很静,像一袭巨大的棉被,等待着夜归人入眠。

每到这个时候,他照例开始发愁:“睡不着啊,一睡就做梦,跟连续剧似的,睡睡醒醒,从没睡过个好觉……”

聂诚在一家媒体做编辑,失眠问题已困扰他20多年,平时白班夜班交替,生物钟不规律,晚上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工作时昏昏沉沉,再加上两年前母亲离世,更加剧了失眠症状,“上夜班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单位通知早上开会,我只能回家后多吃几粒安眠药,强迫自己早些入睡。”

因为作息规律与大多数人相反,“夜班族”群体更易产生睡眠障碍。不过,对于“白班族”来说,同样饱受失眠困扰。

郑州一位白领李海认为,当代人的微信群,已经变成了工作群,工作和休息的边界感逐渐模糊,这就无限延长了工作时间,似乎只要手机开着,工作随时会找来。

“本该是放松休闲的时间,也难以彻底休息,甚至到了睡眠时间,大脑皮层依然保持活跃,有时候只能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李海说,当手机彻底消停,也基本到了深夜10点,于是又想报复性熬夜,以此弥补丢失的休闲时间。然后准备好眼罩、耳塞、褪黑素,开始进入失眠环节。”

【河南失眠人数至少2000万,郑州整体睡眠指数偏低】

睡不好的人越来越多,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数据为证。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敏,展示了一份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针对中国人口失眠患病率的荟萃分析,其201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河南人失眠人数患病率为21.3%,约2000万人,“10多年过去了,这个数据只会更大。”

具体到郑州,也有一些数据可参考。

《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郑州篇》报告显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郑州人的睡眠时长在被调查的13个城市中都是最长的,但意外的是郑州的睡眠指数仅为64.61,在13个城市中排名最末,郑州整体睡眠指数偏低。

究其原因,40.5%的人是因为睡觉轻,28%的人是因为入睡困难。由于长期睡不好,很多郑州人的身体都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在过去一年中,39.5%的人出现了头昏脑涨,39.5%的人出现了后背酸痛。报告中表示,大多数“80后”通过坚持运动来进行助眠,多数“90后”会改变作息,强迫自己入眠,而61.5%的“60后”则会选择更换寝具来助眠。

此外,根据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我国三、四线城市的人群其睡眠时长基本都在7个小时左右,比如四川阿坝、浙江宁波、等。而广州、深圳、郑州、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群体的睡眠时长通常为6个小时左右。

【失眠人群分布于各年龄段,受精神压力等多方面影响】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敏平均每个月要接诊约200位睡眠障碍患者。

赵敏发现,这些年,来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从原来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到现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失眠问题。

赵敏曾接诊过郑州一个16岁女孩,在重点高中读书,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伴有头疼症状,严重影响了睡眠和学习,因为睡眠不足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可能是精神压力比较大导致的。”

除了精神压力,还有的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导致失眠。

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为了治疗慢病每天要服用10多样药物,有西药也有中成药。患者自述晚上醒得早,白天精神差,总是心烦意乱。

在常用的治疗抑郁焦虑症、降压、降脂药物中,包括他汀类药物,约有三成会导致睡眠问题,因此,赵敏为患者充分评估了服药的必要性之后,将药物种类减少至两种,停药将近一星期之后,患者便逐步恢复正常了,他提到,“医生不仅仅是治病,还要做病人健康财富的管理者。”

归根结底,每个人的睡眠问题,不仅受着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核团、传导纤维、神经递质控制,同时也受着个体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把脉开方就能治好。

【专家提醒:如自我调整无果,一定要寻求专科医生】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 : 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对此,赵敏深以为然。

他说,慢性失眠不是小问题,诊断疗愈也没那么简单,需要细心和时间,对睡眠问题的诊治,首先是心理的治疗,“通过对话了解患者的情况,先共情再移情,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对睡眠时长的需求是不同的,大致来说,成年人7-8小时,老人4-6小时。然而,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没有绝对的必然关系,即时长不决定质量。

赵敏解释,高质量睡眠具有睡得快、睡得深、不易醒、睡后爽等特点,15分钟到20分钟入睡,入睡后不易醒,同时醒来后体力和精力能得到恢复,“现代人压力大,容易出现睡眠失常的情况,但如果有条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将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记忆力,还有很重要的抗衰老、防治慢病发生的作用。”

睡眠和觉醒,具有内在调定的生物节律,也就是常说的生物钟。除了生物钟,生活方式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般而言,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一日三餐,要合理规律;积极心态,保持情绪稳定等,都会对失眠问题防治大有益处。”赵敏提醒,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健康问题的早期或伴随表现形式之一。如果症状严重,自我已不能调整,一定要寻求正规医院睡眠专科的医生进行诊疗。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2019年开设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睡眠医学中心,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认知行为以及经络、穴位疗法等非药物疗法,配合专科睡眠医生的中、西药物规范化治疗,辨证施治,内外结合,让绝大多数患者深感受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聂诚、李海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缓解失眠,可以试试这五种药膳调养法

1、双花茶

配方:绿梅花、玫瑰花各等份。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

制法:将绿梅花、玫瑰花同人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

用法:代茶频频饮用,一般冲泡3~5次。

2、柏子仁煮花生米

配方:柏子仁15g,花生米50g。

制法:将柏子仁晒干,去除外壳及种皮,阴干后备用。花生米捡去杂质,用温开水泡1小时,捞出,与柏子仁同人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煨炖至花生米熟烂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和胃。

用法:上、下午分用,喝汤吃花生米和柏子仁。

3、甘麦红枣蜜饮

配方:浮小麦30g,红枣10枚,炙甘草3g,蜂蜜30g。

制法:将浮小麦、红枣、炙甘草同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瓶,趁热调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养心除烦,补脾安神。

用法:上、下午分服。

4、牡蛎肉枸杞子汤

配方:鲜牡蛎肉20g,枸杞子20g。

制法:将洗净的牡蛎肉切成片,与洗净的枸杞子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先以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煨炖至牡蛎肉熟烂,调入精盐、芝麻油,煮片刻即成。

功效:补肝肾,养心安神。

用法:佐餐当菜,吃肉喝汤。

5、麦冬莲心茶

配方:麦冬20g,莲子心9g。

制作:将麦冬洗净,晒干,与莲子心同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5分钟即可。

功效:清心除烦。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