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厉害,却没有什么真本事?

文 / 第一心理
2022-03-04 12:1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知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讲话时总是引经据典,头头是道,无论别人提到什么样的话题,他都显得格外专业,并且与对方聊得极为畅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没有混的太好,他们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差一些。

为什么这类人明明看起来很厉害,却没有什么真本事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来解读一下这群人的行为特征。

1点:缺乏大局观

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美国科研工作者就曾选取了100名刚入校的大学生,并为他们准备了一套问卷调查。

在提及人生规划这件事上,几乎有80%的人都没想好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就连近期的短计划也从来都没考虑过。

不过在这些人以外,有14%的人有一个较为短期的规划,比方说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或是拿到奖学金。

仅仅有6%的人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他们连未来想从事哪一个行业都考虑到了。

5年以后,那些刚入学的大学生已正式毕业,研究人员再次展开追踪调查,在询问其近期情况的时候,我们能明显发现那些没有规划的人即便毕了业,他们依旧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包括已经找到工作的人群,他们大多数对现状并不满意。

当初有短期计划的同学基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起码他们对现状较为满意。

而当初有着长期规划的6%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内的佼佼者,毕竟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已经在奋斗了,阳光长远,自然会比普通的同龄人发展的更快。

了解了这个调查,大家就应该清楚了大局观的重要性,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每天都埋头苦干,可他们对于未来没有丝毫的规划,所以这些努力大多是白费功夫,甚至是与未来所需要的完全相反。

如果只拘泥于眼前而不考虑长远的东西,那么永远无法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2点:看不清当务之急

一个人一定要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否则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一位高中生对研究颇具热情,为了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他甚至到教育网站上疯狂的听公开课,然而他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他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思放到基础学科上,而不是那些他目前还接触不到的领域。

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发展兴趣爱好了,基础科目一点也没学好,到最后高考考的一塌糊涂,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进去。

这名高中生难道没有学习的能力吗?他既然能搞清晦涩的专业知识,那就说明他很聪明,只可惜他没有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忽略了基础学业,最终变成平庸的人。

每个人都将面临着许多选择,如果你看不到主要矛盾,那么你所做出的努力很有可能与目标的结果南辕北辙。

3点:不懂得延迟满足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主攻心理学的沃尔特·米歇尔教授曾作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延迟性满足实验,

他们选取了10多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让他们单独待在只有桌子和椅子的房间,并且在每个桌子上都摆了一个放着棉花糖的托盘。

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随时吃掉这些糖果,可若是坚持到研究人员回来之后再去吃掉他们,则会多得到一个棉花糖作为奖励。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1/3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他们克服了自己的欲望,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等到十几年后,研究人员再一次了解到了孩子们的现状,这时他们才发现那些愿意等待到最后的人显然比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职场上也表现得更加优异。

这也就证明了延迟满足的能力越强,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而那些看上去很厉害,实际却没什么本事的人,通常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也许他们具有大局观,并且学识和天赋也高于普通人,但他们往往耐不住性子,没等研究出结果就已经半途而废了。

这些人看似优秀,可他们却和成功永远都差了一步。

既然知晓了问题所在那,那么大家便可以审查一下自己,看看你是否具有大局观、缓急意识以及延迟性满足的能力。

不知道你们对那些看起来厉害,可在现实生活里却过得很一般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看法呢,一起在评论区里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