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地抓住你的目光,婴儿的第三把武器 | 婴儿天生的谈判力

文 / 小思妈妈营养辅食
2021-12-18 09:16

紧紧地抓住你的目光,婴儿的第三把武器 | 婴儿天生的谈判力 第四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572篇推文。

全文共232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比奇角(Beachy Head),位于英国南部,是英国最高的海岸悬崖;

它也是英国自杀人群最多的地方。

2004年3月,吉斯-莱恩的太太,麦琪,从比奇角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吉斯痛不欲生。

在妻子死后,吉斯独自一人来到比奇角的悬崖边上徘徊。

他想在妻子生前最后的地方待一会儿;

想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妻子临终前最后的视野。

突然,吉斯留意到悬崖旁的长凳上坐着一个女孩;

她二十出头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目光呆滞地望着远处的海面。

一开始,吉斯并没觉得这有什么特别;

可能,这就是一个写生或找灵感的女学生吧。

转念又一想,吉斯意识到在比奇角这么个特殊的地方,这不会又是一个和麦琪有着相同念头的傻丫头吧?

这种担心挥之不去,吉斯觉得还是走上前确认一下;

在简单几句询问后,吉斯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他努力安抚这个姑娘别想不开,可这个姑娘似乎更加激动了,

我的家人根本不在乎我,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吗?

姑娘说完这句话,把手中写好的遗书往凳子上一扔,便起身朝悬崖边跑去!

吉斯紧追其后,悬崖离长凳仅有20米不到的距离!

感谢上帝,吉斯最终在姑娘到达悬崖之前扑在地上,紧紧抓住了姑娘的腿。

吉斯救了这个姑娘一命。

从此,吉斯的人生改变了,他觉得妻子麦琪的死,也许是上天在给他一个新的任务。

吉斯决定就此组建一个“比奇角”看护拯救小队,专门对有自杀倾向的游客做出判断和预警,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件事一做就是五年半,吉斯的小队至少救了29条人命。

当有人问他,

当你发现有人打算自杀的时候,你觉得最能救他们的办法是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吉斯思索了一下后,认真地回答,

对视。

我会马上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而当他也盯着我的眼睛,我就知道有希望了。

2 对视

我们依然在“婴儿天生的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

婴儿天生有三件威力无比地谈判武器;

我们已经介绍了前两个,分别是哭声和娃娃脸。

他还有第三件武器,

对视。

婴儿所有的谈判力特征,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为了说服成人更心甘情愿、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他们。

除了那神奇无比的哭声和娃娃脸之外,他还会使用自己的“特殊”眼光来达成这个目的。

看一下这张图片,想象一下当你和他对视的感觉。

相信你一定会有特殊的感受,可爱?亲近?无法撤回目光?

可这又是为什么?

婴儿的眼神中,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来解释这巨大的说服力和谈判力呢?

有。

它们来自两个生理原因:

第一,瞳孔放大效应。

第二,婴儿天生的目光捕捉能力。

3 放大效应

医学课上,老师问学生们:

当人兴奋的时候,有一个器官会变成它之前两倍的大小,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课堂上瞬间出现了尴尬的沉默。

很多女学生露出了害羞的表情。

生物老师表情严肃地说,

你们想什么呢?!我说的是“瞳孔”!

这是一个医学专业的老笑话,可是你知道吗,如果同样的问题,你去问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女性,也许就不会那么搞笑了。

因为在那个时代,意大利女性都习惯于在眼中滴入一种“颠茄色素”(取自植物颠茄),这样会让她们的瞳孔看上去大一些,能更加吸引异性。

不相信?

比较一下下面两张图中的女性,别想太多,用你的直觉告诉我,哪一个更好看那么一点?

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左边那张图,但如果你问原因,似乎又说不出什么来?

仔细看一下瞳孔的大小。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瞳孔大一些更吸引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生理反应。

当人兴奋时,瞳孔会放大;

它代表着一种“舒展、放松、打开”的暗示效应;

同样,当你看到对方的瞳孔扩大,你瞬间就能接收到这种暗示,而激起同样的反应;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烛光晚餐”会那么浪漫?

因为在昏暗的光线下,人的瞳孔也会不自觉放大(为了让更多的光线进入);

而这在对方看起来,就成了一种“兴奋”的拟态,从而促进了双方“兴奋”的感觉,从而“浪漫”了。

然而,这种“大瞳孔”效应,还会被夸大。

比如,“虹膜”和“巩膜”的大小对比;(“虹膜”就是俗称“黑眼球”部分,“巩膜”就是俗称“白眼仁”部分)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大家都熟知的“美瞳”。

“美瞳”这种隐形眼镜,其实是一种“仿虹膜”技术。

它可不仅仅仿了虹膜的纹路和颜色,它还扩大了虹膜的大小;

也就是说,“美瞳”改变了虹膜和巩膜原本的比例,让虹膜更大(黑眼球更大),让巩膜更小“白眼仁更少”;

然而,你要明白原理上,这样的比例调整,其实还是给你一种“瞳孔放大”的错觉而已。

4 捕捉目光

婴儿除了天生就有的“大瞳孔”优势,他们还会主动捕捉你的眼光,和你“对视”。

这样的能力很重要。

因为从婴儿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知道去看哪里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说服对方,不是嘛?

他们是怎么知道来和大人对视的呢?

科学家们做了下面这样的实验,给婴儿看三组不同的图案,观察婴儿在哪个图案上停留的目光时间更长;

实验结果很明确,

对于第一组来说,黑白对比度都很鲜明,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第二组来说,图片A更类似“眼睛”,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也更长;

对于第三组也一样,图片A更类似“眼睛”,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更长。

这说明了在婴儿的大脑中,天生就会“捕捉对方的眼睛”;

哪里看上去更像眼睛(黑白对比更明显),他们就会把目光停留得更长。

实验给婴儿看同一个人像,只是其中一个“注视”(形成对视),另一个“旁视”(无法对视)。

如图:

结果很明显,婴儿对能够形成对视的人像看的时间更长;

而对无法对视的人像,几乎不去注视和留意。

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婴儿的特点,成人也依然会被“注视”所影响。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金斯顿教授,对成年人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实验很简单,就是按照不同的人脸图案来判断方向。

人脸分三种,看左边的、看前方的(形成对视)、看右边的;

在实验者观察这些人脸时,会有提示字母随机出现在这些人脸的左侧或右侧;

实验者被要求,一看到字母就“按空格键”。

实验结果发现,

当字母出现方向和人脸目光方向一致时,人们反应的时间最短;

当字母出现方向和人脸目光方向相反时,人们反应的时间最长;

这说明什么?

我们的目光会跟着别人的目光走!

为什么“对视”这么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司机,你就有这样的感受:

想要让旁边的车能给你一个插队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用你的目光看过去,最好捕捉到对方的目光,对视,并乞求。

类似的道理还可以反过来理解。

当我们特别想要逃避一个人,不想和他说话,不想和他打交道,我们会怎么样?

我们会特别想要逃避这个人的目光。

因为我们觉得,和一个人对视,总让人感觉不自在;

或者说,和一个人对视,会受到对方莫名其妙的影响。

英国著名的老戏骨,迈克-凯恩,曾经在他年轻时给自己做过一个“残酷”的表演训练。

他强迫训练自己对着镜头长时间“不眨眼”!

因为这会让他在电影里的特写镜头更有张力。

凯恩解释道,

即使是荧幕前的观众,也会十分享受那种“被认真注视”的感觉,从而也会对电影中那个“正在注视自己”的演员更加喜欢。

凯恩没有说错。

任何一场谈判过程中,说服力都在被这样的规律所引导,只是你没有发现。

据统计,大部分面对面的沟通中,“听”的一方有75%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而“说”的一方只有40%的时间在“注视”对方;

而大部分这样的沟通,说服效果一般。

但如果“说”的一方,把“注视”对方的时间提高到50%,沟通效果的提升将会特别明显。(过高则会让对方反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意识到“对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是被动的一方;

然而,我们应该从“婴儿天生的谈判力”中意识到,一些惊为天人的谈判思维方式被我们忽略了。

比如,对视。

大量的研究表明,“眼神交流”能够完成一场沟通或谈判中50%的沟通目的;

接下来的38%,是由非语言的声音部分完成的,比如,音调,表情等。

最后那7%的影响力,才来自语言。

7 小结

从眼睛到心灵这条路,是绕过逻辑和理性的。

-

“婴儿天生的谈判力 第四篇”

---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