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深藏的心理学精髓

文 / 健康报
2021-08-20 09:31

0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心理治疗师看来,这不只是作者的自我解嘲,其背后深藏着心理学精髓——接纳原则。

我曾经在著作“禅疗四部曲”之《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这本书中引用过一段对话,它可以对范仲淹这句话做很好的注解:

“我怎样才能改变自己?”门徒问。

“你就是你自己。假如你要改变自己,就像要绕开自己的影子一样。”禅师答道。

“那么,我就不用做什么吗?”门徒又问。

“你可以觉察、理解和接受自己。”禅师说。

“如果我接受自己,我怎样才会改变?”门徒忧心忡忡地说。

“如果你不接受自己,你怎么会改变?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你只能倒退。”禅师说。

02

假如你曾经有过自性的经验,你就会同意:应对自身以及外境的变迁,唯一能够不中毒同时不走入歧途的方式,就是放着不管,转身——转向下一个职责,同时试图去忘了它。《金刚经》中用“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来描述。

的确,心理治疗的经验告诉我们:自我越是抓紧它(包括感觉、体验、记忆、情绪等内在经验以及财富、物品、名声等外在事物)要它回来,个体越是会因自身的欲望而将之驱赶离开。正面的爱意或是情感经验就会是个例子。举凡人们对他人有正面的爱意经验或是情感经验,就会对对方做出幼稚的要求,总想要延续这份经验,强迫它以相同的方式再次发生。他们会说:“我们再去一次那趟乘船旅行吧,那个如魔法一般的周末假日是如此的美丽。”你可以十分确定,那会是一趟糟糕的失败之旅。如果只为了要证明这是行不通的,你大可试试。这绝对不可行,它总会显示出自我不能以大人的方式来经历自性的经验,被唤醒的只会是某些幼稚的贪婪。正面的经验叫唤出这个幼稚的态度——这份态度应该是要被保存起来的宝藏。如果你如此反应,你就永远将它驱离,而它也绝不会再回来。你越是渴望拥有,而且你越是找寻它,你就越会落入意识欲望的窄化状态,同时也会益加感到无望。

这就是我们在治疗抑郁、焦虑、强迫、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时强调“接纳”的原因所在:你越想消除症状,症状反而越是顽固、越具有破坏力。

03

同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工作。透过无意识的启发,艺术家创造出某件极为杰出且美丽的事物,接着还想要以相同的风格继续下去。尽管那曾经是一项成就,同时作品也获得青睐,让他感觉自己终于做到了,也觉得某件有价值的事物从自己身上创造出来。

当他想要将这种经验进行复制,以相同的方式再次绘画或再次写作,但是它已经消逝。第二次、第三次及第四次的稿件变得什么都不是——神圣的本质消失了——心境早已如同泼出的水。无法再次收回。常见的情况会是,当年轻人创造出某样风行一时的事物,紧接着就贫瘠了好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他们无法再回去了;当自我的贪婪进入后,就是神童的倒台日,在这之后那个充满天分的杰出神童就变得空泛无创造力,因为他们无法走出这个困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被称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从心理学角度说,原因就在于:我们社会中的“超我”太过强大了、“自我”太过贪婪了,“神童”即使出现,没多久也会变成“小大人”。

因此,要想过上幸福生活,并保持创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转身,同时半刻也不回顾。换句话说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