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别人更容易焦虑、恐惧,可能预示着你的肠道功能出了问题
恐惧有助于我们对威胁作出行为反应,是人类正常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类恐惧明显是从后天经历中习得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是典型例子。
可科学家发现,尚缺乏经历的婴儿也存在恐惧情绪。大约在6个月大时,婴儿就开始表现出对高度、陌生人、陌生物体的恐惧。对于某些事物,婴儿的恐惧在12个月大时达到最高强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有些婴儿的恐惧反应明显更加强烈,有的则反应轻微。这是为什么呢?最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针对34名婴儿的试验性研究。
他们发现,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群与其恐惧行为有关联,并可能与恐惧相关的大脑结构存在关系。一个月大时肠道微生物群不均的婴儿,在一岁时的恐惧反应更强烈。此外,与恐惧反应轻微的婴儿相比,恐惧反应强烈的婴儿体内的某类细菌更多。
而且,婴儿一岁时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数量与杏仁核的大小有关,而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对潜在威胁做出快速决定的部分。
综合以上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微生物群可能会影响杏仁核的发育和运作,从而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
早在该研究之前,科学家就发现了“肠功能异常”可能是精神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比如,精神心理障碍可以引起大脑功能的异常,然后通过“脑-肠轴”效应,影响肠道功能,患者表现出消化道症状。这是自上而下、从脑到肠的影响。有一些考试焦虑症的学生,一到考试前夕就肚子疼、腹泻,很可能就是“脑-肠轴”效应在作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反过来,肠功能异常也可通过“肠-脑轴”效应,令大脑某些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导致或加重某些情绪症状。
所以,部分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会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以及粪便菌群移植等方式,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调节,改善肠道功能,加快精神心理障碍的康复。
未来,“肠-脑轴”很可能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是,即使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的恐惧反应程度与肠道菌群有关,也不能代表这就是情绪反应异常的根源。
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婴儿的精神心理、行为、认知就必然会受到周遭环境、教养方式的影响。即使其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婴儿也可以形成记忆,并也会受到心理创伤的深远影响。
在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中,尤其是实施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时,我们发现不止一个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就形成了创伤记忆。
比如一个敏感、爱哭,非常怕热的女性青少年,父母和她都以为这些性格是天生的。但在深度催眠下发现,她想起在自己还在襁褓中时,因大人给她穿得太多了,热得一直哇哇大哭,大人一减衣,她就不哭了。
她本人对这个心理创伤早就不记得了。我们问其父母,他们非常震惊,说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大概是在孩子刚满月时发生的。我们综合分析她的精神心理活动发展过程后认为,这才是其性格特点的根源。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异常,这可能说明他们的肠道菌群也出现了异常,我们可以积极去寻求相关的干预。比如,在接受规范的临床诊疗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服用益生元、益生菌等方式调整肠道菌群,争取加快康复。
但我们不能将治愈疾病的希望都寄托于此。对于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肠道菌群异常很可能是中间环节;心理社会因素才是主要根源。父母仍需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善亲子关系及家庭关系。
而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父母不能只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要对孩子心理、情感的需求给予积极回应,令孩子得到充分的心理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