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医生医院坠楼身亡!也曾踌躇满志,为何心灰意冷?
导读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昨天(4月14日),一则医生坠楼身亡的消息在网上传开,令人震惊。 网传坠楼者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原饶平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坠楼原因不明。 有目击者在网上留言写道:抱着必死心的,脑袋朝下,半个头都碎了…… 4月14日下午,有媒体联系到当地卫健局,得到回应“现在公安正在调查处理中,具体的一些情况需要等到调查结束后再有明确回复。” 这段回应,虽然没有给出定论,但基本证实了网传消息的真实性。 随后,当地警方发布通报:坠亡男子系饶平县人民医院医生,生前被确诊重度抑郁症,正在服药治疗。死者符合高坠致死特征,已排除他杀。 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一位行医生涯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医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在警方发布通报后,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医生这一行,被患者压迫,被医院压迫,被道德压迫,就是一个被压迫的底层职业…… 短短一行字,诉尽医者外表看似光鲜,实则身心不堪重负的现状。 也曾踌躇满志,为何心灰意冷? 人山人海,每天犹如菜市场般哄闹的医院里: 穿白大褂的医生一上午门诊挂号几十甚至上百个病人,三五分钟就需要看完一个;雷打不动的每天8点查房、开医嘱、写病历、写病历…… 一周至少2次的夜班,法定节假日几乎无法按时休息,手机24小时待命,加班更是常事…… 而这些,还只是医生工作的一部分,职称、晋升、考试、复杂的医患等人际关系、医疗纠纷、大量的文书工作…… 从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开始,劳累便常伴他们左右。 对于医生而言,身体上的劳累尚且能克服,因为人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累病、累死的,真正让人撑不下去的是身心俱疲。近些年,医生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 2015年3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晓辉自缢身亡的新闻曾震惊医疗圈。在这之前,他停掉了本应该要出门诊,嘱咐完下级医生最近的工作,来到郊区没有装修的房子,自缢而亡……2017年1月6日,云南某三甲医院眼科主任雷霍,在家中跳楼身亡。2017年9月21日,齐鲁医院麻醉医生董华,在手术休息室注射麻醉药死亡。2018年9月,贵阳一年仅27岁规培生在值班时从8楼的医生办公室纵身跃下,不治身亡,彼时他新婚尚不足一月。同学在网帖中写道:他上班过度劳累,加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反复无止尽的修改、完善过程审核材料……导致他身心俱疲。…… 有媒体曾做过统计,在55种社会职业中,医生的自杀率排在第一,护士的自杀率排在第三。 这些医生们,在学医时也曾踌躇满志,为何在走上医生之路后心灰意冷以致自杀? 在中国,我们常常将医生比作白衣天使。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医生在很多人的心里,就如同“神”一般——有病有痛去看医生就要求药到病除。 人们习惯了神化医生,却忘了,他们其实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医生,因为职业精神使然,在工作中,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时都必须永远保持近乎不近人情的镇定而理智。然而,又有谁知道,那一张张镇静而理智的面孔背后,隐藏着多少的辛酸和无奈? 几年前,一张美国医生的照片曾经火爆全网。照片中,一位医生正蹲在医院外放声痛哭。谁又会想到,令这位医生伤心欲绝的原因是因为他没能挽救回一位19岁患者的生命。 在所有的职业中,没有哪个行业是以人的生命作为服务对象的,医疗行业是唯一一个以病人为服务对象,以人的生命为服务结果的职业。这也就意味着,医生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与人打交道上。但是,现代的医学模式导致中国医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做到“去帮助、去安慰”,药物、耗材与器械只是治好了患者的身体疾病,至于患者的心理是否恢复健康,医生很少能顾得上。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医学模式会连累到很多医生得心病,以致到了抑郁、自杀的地步。 我们平时看到的医生坚强的外表只是他们职业素养的表现,而在平静的外表下面,早已是一颗不堪重负的躯体。 高风险、高技术、高付出、高要求……层层枷锁下,导致医者渡人却不能自渡!本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最终却救不了自己……抑郁、职业倦怠、熬夜、医疗纠纷、过劳……这一根根稻草,堆积起来,成了压垮他们的一座座大山。 过劳与自杀,不堪重负的医生 医生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劳累? 2020年1月15日,美国医学网站Medscape发布一则调研报告:National Physician Burnout & Suicide Report 2020(《2020年医生过劳与自杀报告》)。 这份涵盖全美29个专科、1.5万余名医生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42%的医生表示自己在工作中过度劳累,三分之二的医生有过抑郁情绪,其中近四分之一称有过自杀的念头,49%的医生愿意为了减轻工作压力而选择降薪。 一位美国医生表示,因为过度劳累,和家人关系变得疏远,慢性疾病增多,个人生活一团糟。 而因为过度劳累带来的严重的职业倦怠,美国医生自杀事件仍在飙升。201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每天至少有1名医生自杀身亡。每年因自杀去世的医生有300名至400名,其数量相当于一所医学院的临床方向医学生。 与美国同行在职业倦怠下喊出“宁愿降薪,也要减轻工作压力”不同的是,中国医生处于薪酬不高但过度劳累的现状。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全国4.46万家医疗机构,共约 14.62 万医师参与了本次调研。 调查数据显示, 50%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62%的医师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 调研显示,医师群体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普遍都高于法定的40小时: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 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 51.13 小时。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22.3%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工作。 《白皮书》显示,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年收入85685.97元,二级医院平均年收入68641.47元。 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65.9%。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中国医务人员在心源性猝死十大高危职业中排名第二,正在成为过劳猝死的高发人群。 医生,我们首先要爱自己 2017年11月,JAMA发布消息,公布《希波克拉底誓言》进行了第八次修订,在全球医疗界引起了广泛高度关注,其中两处格外引人瞩目,被很多人称为与中国医情密切相联,最为关情: “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一句提醒医生要“爱自己”,一句是提醒医生要“抱团取暖”。尤其是前者,将医生自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放在病人健康的前面,提醒我们时刻谨记提醒自己:医生也是血肉之躯,医生健康,患者才会更健康。责编 小脉 亦一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