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1年看病近40次,也许出问题的不只是心脏
5个月住院3次。1年门诊看病31次,急诊看病7次。
什么问题要不到10天就去1次医院?
还不止如此。
晚上不敢睡觉,即使打牌也不能安坐超过半小时,常有濒死感,每次看病强烈要求住院……
什么病对日常生活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
再来看看症状:每次患者主诉都是胸闷、胸痛。
这正是一例典型的双心病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因担心心脏病复发,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惊恐发作,最后经精神心理干预逐渐康复。

专家视角
胡大一:让医学更有温度
吴宗贵:每个病例都是一次完整的研究
吴宗贵教授
丁荣晶:病例是指南与个体治疗的载体

丁荣晶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组长丁荣晶教授表示,精神心理障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心血管病和心理问题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恶化,两者的共病问题已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亦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关注,并出台了多个相关的指南或共识。在临床工作中,应在严格遵循指南的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而一个完整的病例就是指南与个体治疗的载体。因此,今天举行的病例分享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孟晓萍:让人文照亮医学
孟晓萍教授
“让人文照亮医学正是双心医学的内涵。全国双心病例大赛已连续举办3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病例大赛能够一届一届地继续下去,推动双心医学进展,实现人文关怀与医学的完美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孟晓萍教授表示,看到此次参赛选手精彩的病例分享,倍感欣喜:一方面是选手们准备充分、题目新颖、发挥自如;另一方面,选手多是青年医生,“你们都是双心工作的青春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双心医学已有所传承。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之下,双心医学将惠及更多患者,助力人民健康!”为社会 为医生 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汪立杰
二等奖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姜宏磊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胡海英
三等奖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窦丽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黄幸涛
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 王冉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李宇航
石家庄市中医院 孟云辉
精彩病例
双心同治 化解“心”结

第四届双心病例大赛进行时
据悉,3月13日,第四届全国双心病例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集双心病例,组委会倡议有志于推动我国双心医学发展的医生积极参加。病例分享将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展开。优秀病例将常态进行线上分享,每月两期线上病例分享会,同步在线下开展病例研讨会、城市赛、大区赛等学术活动,最终通过层层选拔,优胜者将在2021年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上参加全国总决赛。热点|三甲医院医生自曝收受巨额回扣,律师:应对其进行司法精神鉴定
李兆申院士领衔14位专家解读急性胰腺炎诊疗:让炎症风暴不再可怕| “致敬英雄 共话炎症风暴”直播第11场收看超35万人次
《医师报》
有奖调查
等你参与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