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后不悲不哭的人正常吗?他们是什么心理?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28 10:47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会交往与家庭是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绕不开的话题。在社会心理学当中,学者们认为,家庭是个体步入社会之前的第一个“学校”。所以家庭当中与我们关系亲密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人,都是我们应该去珍惜的人。

但是对于某些群体而言,家人几乎成为一个难以染指的概念。比如说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迫于生计而背井离乡,有的只能独自生活,还有的只能与祖辈相依为命。

当一个人遇到困境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亲人。人们都会认为,与自己最亲的人一定会伸出援手。

所以我们对于亲人会产生一种十分难以割舍的情感,不管是与自己亲密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相对疏远一些的远亲,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亲人离世之后,我们自然会感到悲恸,但是有的人却不然。

这其实不奇怪,我们可以借用认知失调的概念来分析。

菲斯丁格认为,如果个体的认知成分或者是想法与行动之间存在差异时,认知失调的情况便会产生。这种情绪会让个体感到焦虑,但是行动已经做出,覆水难收,想要让自己变得好受一些,就只能调整自己的态度。

我们再来思考亲人离世的过程。抛开意外不说,一个人如果是因病离世的话,一般都会经历一个过程。

开始时,听闻亲人罹患疾病当然会感到恐惧和悲伤,这是人之常情。

渐渐地,你会意识到这种变化是一种必然,病症难以治愈,只能试着去接受,就像是患者本人的心理变化一样。

最终,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亲人最终撒手人寰,此时的心态应该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一方面却真的很难去接受,只能以一些想法来进行缓解,比如“解脱”、“宿命”之类。

在形成这种言论及看法之初,人们只是为了调整态度,缓解自己的认知偏差,但是说得多了之后,这就成为了人们的真实想法。

在帮助亲人们治病的这段时间当中,相信无论是患者本身还是身边的亲人,都已经殚精竭虑已久,难以承受这种折磨了。

所以这段时期其实算是一种缓冲,让人们渐渐地去习惯事情的发生,不再陷入之前的那种纠结当中。

而那些经常在医院或是丧礼上恸哭、不能自已的人,其实就是因为这种打击来得太过突然,无法让自己的认知协调,最终才有这样的反应。

有的人不光会在亲人刚刚离世时被这种情绪所侵袭,不能控制自己,甚至还会在数年之内始终保持这种状态,陷入悲伤,难以过正常的生活。

所以有的人之所以哭不出来,其实是因为他们心中对自己的心情有所认识,认为自己一旦哭起来就会控制不住,越哭越悲伤。

类似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时,一旦情绪到达一定地步,就难以控制。

比如说一开始冲突不太激烈时,人们总会劝诫自己:莫生气,气大伤身;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有素养,不和他吵架之类的。但是随着情绪的上涨,这种力量就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了,最终两人吵作一团,甚至动手。

相同的,如果人们在面临不幸时,很想要哭出声来,那么一开始可能还可以强行地抑制自己,但是随着悲伤情绪的蔓延,消极情绪会如爆炸一般感染整个人,最终痛哭流涕。

如果一开始就不加抑制,放任自己的情绪,那么最终这种情绪会渐渐“挥发”出来。

换种说法来描述的话,就是人哭泣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先哭泣,才逐渐感受到悲伤的情绪。

当一个人面临悲伤的事情时,之所以一直很想哭,就是因为这种对于自己情绪的感知愈发的明显,才抑制不住眼泪的。

而有的人之所以面对多么令人难过的事都不会哭出来,就是因为他们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情况,明白自己一旦开始哭泣,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