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外延:社交行为背后究竟是什么心理?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27 18:5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行为意味着什么心理?

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人们互加了朋友圈。然后在不熟悉又不太有日常交集的情况下,互相以朋友圈动态更新,静悄悄窥探对方。

客观而言,在个体社交、行为边界与感触都越来越敏感的当下,任何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丝一毫举动,都是对自我信息、态度、观点的传递,都是自我暴露。

其目的,要么是主动地彰显自我;要么,是释放迷雾;而无论哪一种,只要有动态出现,都为外界创造了观察与揣摩的空间和素材。

普通人可能觉得这是想多了吃饱了撑的。但其实,真有人玩这种套路,而玩得熟稔又炉火纯青的,当属娱乐圈明星;其次,是各大官媒,再其次,则是各大营销品牌。

比如,黄晓明和杨颖离婚与否的传闻历来甚嚣尘上,当事人不做回应,外界却擅长以两人在微博上的互动频次来揣摩个中真相。

现如今的社交媒体,显然不止于个人日常动态发布,更成为了暗示、彰显、表达、暗讽、表达观点等个人态度的绝佳场所。如果此前我们批判凡尔赛表达过于做作,那么发个动态让人去猜想,去揣摩,去疑惑,进而想要去求证,就成为了楼主们惯用的表达方式了。

毕竟,在这个说什么话都不能讲真话的时代,想要正确有效地表达态度和观点,并让表达出来的态度观点起到期望中的效果,那么就必须在表达与动态发布上做文章了。

说起来似乎过于小气不爽快,把心思都用在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值得吗?

实际上,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契合时代语境需要的问题,是符合人们理解力与表达需求的问题。我们早就不是那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粗犷年代,而是身处人人内敛、敏感、多疑、感触格外发达、内心戏特别多的时代了。

虽说这种性格与处世方式有些雷人、累人,但实际上,越高层越重要的事件,往往在动态发布、语言表达上越讲究。远至外交部一词之别可以区分出两国真实关系,近至我们日常的微博、微信动态,无一不是在谨小慎微中,严谨透露自己的意见、态度和观点。

大家都知道,一发动态就是体现自己的观点、水平、层次的时候。

如果个人不在意这种呈现且自我感觉良好,那么倒是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发就怎么发。

但倘若类似明星这种,一条微博信息量会导致宕机、会引发各方误解、会被娱乐号过度解读的层面,又或是朋友圈里老板、老板的老板、富豪、大佬、政府领导、前任、前情人、老师、家长、同事、竞争对手等角色,谁还敢乱发朋友圈,随意表态?谁又乐于将自己的浅层见识暴露无遗?恐怕是没有的。

当然,有人说,不是可以有分身号嘛,私人关系发分身号不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言之凿凿的道理,活得累不累?

私人号可以随便发,办法还真是比困难多。但我们说的,不是私人号动态怎么做的问题,我们真正疲于应对的,就是自己的人际社交关系。私下,谁会在意这些呢?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充分理解和认知一下“人际关系”的概念内涵,以及外延。

了解人际关系的边界与进展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从根源上来说,人际关系归根结底受客观的社会关系制约;反过来,人际关系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关系。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心理满足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结成的大部分社会关系,可以区分为使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酬赏性关系,以及破坏这种满足的处罚性关系。

而且,人际关系还包括了三种成分:

  1. 认识成分(相互认识、相互了解)
  2. 动作成分(交往动作)
  3. 情感成分(积极或消极情绪、爱或恨、满意或不满意)

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成分。

当情感成分得到充分满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趋向于亲密;反之,则倾向于疏远,甚至是厌恶、仇恨。

根据以上对人际关系的客观陈述与分解,我们能够看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情感逐渐介入,以及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往往通过“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之间的接纳度和信任感。通常情况下,双方的自我暴露水平越高,就表示彼此的人际关系交往水平越深。

而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介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差异,心理学家奥尔特曼认为,一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 定向阶段
  • 情感探索阶段
  • 感情交流阶段
  • 稳定交往阶段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无一不是在这4个阶段的逐一推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从这一规律中我们可看出,当你想要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一定要遵循这种行为规律和过程,并在相应的过程和阶段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行为与态度上的调整。

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让我们回头看一个案例。

有人直言:碰巧加了一个陌生人,虽然日常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此人经常在我的朋友圈动态下第一个点赞;但我从未对他的点赞有过回复和互动,反而有一种被监控的感觉。

因为每一条都被他点赞,自我感觉有些受控,最后不得不删了对方。请问这样做是我有问题,还是对方有问题?

这个典型案例中呈现出的问题在于,陌生人企图用点赞的方式建立起沟通交流,但却没有得到对方应有的回复和互动。

三次以上被点赞方没有任何回复,一般就说明对方根本无意与你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

此时,如果有求于对方,那么点赞者理应主动沟通,打破僵局或沉默,而不是持续用同一种方式,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

而对于被点赞方来说,第一次不回复可能有矜持的原因,但一直不回复对方却一直点赞,内心自然会对这种廉价得到的点赞心生嫌弃。这种嫌弃的心理实际上是对对方身份和重要性的一种潜意识反馈,只是当事人没有觉察出来而已。

人性多样,人们相处时的方式方法以及敏感程度也因此多样化。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誉,也会去真心赞美契合自己感官与观点的事与物。在付出与得到之间,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误解和接收不到的讯息,也会因此而产生各种偏见。

所以,从着力于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的确需要更为敏锐和谨慎,才不会被一些误解与偏见误伤。

唯有小心细腻,才不会因为粗鄙的言行,对他人造成干扰,或辜负了自己的意念与情怀。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Eisenkraft, N., & Elfenbein, H. A. (2010).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 5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