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健康谈|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陶凯元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要问题有: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通过家长、教师传导给青少年;社会性支持不足。
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心理科原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马丽介绍,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抚养环境的变化。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成人心理问题密不可分,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有时将孩子送到奶奶家,有时送到姥姥家,有时保姆带。孩子的养育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培养。
心理安全感可以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心理结构不稳定,就像快要倒塌的危房,一有风吹草动,房子就倒塌了。稳定的心理结构有助于我们面对成长中的各种困难、挫折,正如面对高三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能从容应对,有的则会退学。
2.缺少真正的陪伴。现在很多家长不懂得真正的陪伴,例如孩子在搭积木,父母在旁边玩手机,没有真正参与到孩子搭积木的过程中,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这种低质量的陪伴,不利于亲子感情的交流,也很难真正了解孩子的烦恼。
3.比较心理。孩子如果从小处在一个被比较的环境中,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这时孩子的自信没有完全建立,他们的自信主要来自于外界,如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如果家长和老师只是单一地评价孩子,只看到了孩子钢琴是否考过级、考试成绩是否好,没有看到孩子待人接物的态度、乐于助人的品德,以单一标准进行评价,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影响其良好价值观的树立。
4.焦虑不安等情绪的传递。当前,社会信息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也让父母的生活及感情有了更多选择。有的人只看到比自己生活得好的人,觉得事事不如意,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这样的焦虑与不安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
5.接受不经筛选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可以接收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些不加选择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负面信息。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孩子还没有客观的辨别能力,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下,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处于混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