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知道自己的问题来自原生家庭,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一个来访者带着满脸绝望对咨询师说:我知道我的问题来自原生家庭,但是,我看不到这对我有什么用。我的生活,我的关系,我的痛苦没有任何变化。我不想再分析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分析它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新鲜。这里,我们先假设这个来访者对自己问题来源的领悟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那应该是另一个话题。在此,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如果领悟是正确的,一般情况下,人也就释怀了。相反,人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抱怨或自艾自怜。
此时,容易产生的一个疑问是:释怀了不就应该好了吗?
非常遗憾,这只是一个充满文学色彩的想法。现实情况是,你的车被人撞坏了,你原谅了肇事者,但车还是要去修车厂才会变好。
所以,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已经知道了车是怎么坏的,怎么就修不好呢?又该怎么修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再问一个问题:你现在只修自己的车,还是要修所有车?
如果只修自己的车,那么往下看~
往下,就不得不祭出经典的灵魂三连:你是不想,不能,还是不会?
1.
不想
首先,不得不说,潜意识比意识更懂塞翁失马的道理。
一个人可能本来就不喜欢开车,或不敢开车,现在车坏了,打车不是更爽一些?最难治的原生家庭问题,不是父母太坏了,而是父母太好了。
一个人因为待在症状里,而从他人那儿得到好处——这个继发性获益大家已经容易理解了。但是,这个“好处”是什么,很多时候是匪夷所思的,是不被允许出现在意识里的。比如一个二胎家庭的老大,用症状来弱化自己,以夺回被老二抢走的弱者的身份——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乞丐。
另外,症状本身也可能直接带来好处。
这世上所有的世俗卓越成就和巨大失败一样,都是症状推动的。他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人群分布中站两头的人。最健康的和最不健康的都不是正常人。
一个孩子为了适应情感表达有障碍的父母而发展出强大的观察能力,这帮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销售。但是,在亲密关系里,这个能力却是引起麻烦的症状,被称为过度敏感。
所以,只要有好处,潜意识就不会放弃症状,而意识只看得到坏处看不到好处,就不会明白自己原来是不想好起来。双刃剑是丢掉还是拿着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变成双化单的思考。
2.
不能
一个咨询的结束如果是由咨询师提出的,那么卡在这个问题上的可能性不小。
挖掘超我的潜意识部分是常常被忽略的工作。对俄狄浦斯冲突的分析是这个工作的开始,而后,父母在儿童潜意识里的投影如何沉淀变成超我,然后又如何增长、发展、变化是需要一步步分析的。知其然后,我们能大致摸清一个人的自我惩罚机制。
自我惩罚机制总体上是为了让人避免现实风险的,但有时也会阻止一个人放弃症状。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独立自主议题,它在很多时段会引发不忠不孝焦虑。
这个时候,一个学生把自己成绩搞差,把自己自闭在家,就阻止了独立自主的进程,就缓解了不忠不孝的焦虑。所以,“对不起父母”这类说辞绝不可用在青春期,因为,你并不清楚它在潜意识层面会增强什么。
另外,除了个人内在的自我惩罚机制会造成一个人不能自愈。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意识到正在经历的关系需要我们保持症状。就像很多伴侣并不能承认关系是由症状契合作为起点的。
比如,在电影《门徒》里古天乐和张静初饰演的吸毒的情侣,一方是如何阻止另一方戒毒的,看着着实让人揪心。但,吸毒造成的大脑损伤,就会让人活得很本能,也就展现了所有人潜意识里都有的一面。
这一面,不是在吸毒后才有的,只是在吸毒后才被无羞耻的(超我崩塌)裸露横行。毒品就是两个人关系症状联结的放大器。
所以,个人的自我惩罚机制和关系里埋藏的症状联结,都会让一个有意愿变好的人不能迈步向前。
3.
不会
当我们穿越前面两点,我们才能真正到达好转的起跑线。我们大体知道怎么好不了了,接下来就该回答怎么好了。
在此,我们还是先确定,你只修自己的车。并且,你能够理解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问题,这些问题留在你身上的重复模式才是问题。就像对修车来说,车祸是啥已经不重要了。
往下,我们需要会的技能,就是找出重复模式的线头,抓住它,扯它。
这些强迫性重复的线头就是:不合理信念(思维模式重复);未消解的情绪(情感模式重复);行为或关系模式重复。
找到这些线头并不容易,几乎必然要依靠凑齐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开始时,咨询师都会问三个问题:为什么来咨询?为什么现在来咨询?为什么选我咨询?
第一类线头:不合理信念
绝大多数不合理信念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非常的猥琐。
比如,一个早泄患者求医问药多年无解,最后经人指点是心因性早泄,于是又转求心理咨询,又一年,还是没有效果。当他找到我,讲完他的求诊经历,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现在5000米跑多长时间?他双目圆瞪,说:不知道,可能跑不下来吧。
然后,我指出,在所有医生咨询师给出的建议里,指向生殖系统的他都采纳,指向整个身体的他都充耳不闻。经过讨论,我们共识,他的问题不是早泄,而是对锻炼身体的建议选择性耳聋。于是这里出现了第一个线头:生殖系统是身体上一个独立的系统。
不要奇怪。潜意识有这个信念的人不少。早年经历和性教育的缺失造成性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让人难受,于是压抑。这一压抑,“性的”就在精神层面被孤立起来。然后,上医院又是分科而治,这无形中强化了这种割裂。
顺着线头,我们发现他割裂的思维模式,以及这个模式在他工作生活中的重复。再后,这个线头扯到末尾,是这样一个信念:谁出问题,就该谁解决。
这就是原生家庭留给他的那个最初的不合理信念。但是,到这里,这个原生家庭问题还重要吗?
不重要了。当他接受了“谁出问题,不一定就是谁的问题”这个思考,他开始跑步。随着能越跑越远,坚挺时间也逐渐增长了。
当然,这不是对所有早泄问题的解。不过,透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不合理信念绝不是只有书本上写的那么几个。它非常丰富,千奇百怪,因人而异。
而解决不合理信念,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到最后。
第二类线头:未消解的情绪
在童年不能被消化的情绪会被压入潜意识而长久保留下来。在之后的生活里它时隐时现,因为,它总是晕染背景,不常出现在画面中央,但它却影响着我们对画面的感觉。
比如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父亲,给女儿留下了当时难以消化的恐惧。这个强烈的情绪,就成了这个女儿在日后跟男性相处的背景色——我们假设它是黑色的。然后,在这个黑色背景下,彩色的男性老师和领导,就可能显得异常光鲜,让这个女儿陷入过度崇拜。而色彩不那么鲜艳的同龄男性,就可能显得暗淡模糊,看不清,也就很难被这个女儿喜欢上。
所以,通过对同类人事物的情绪情感对比,我们是比较容易发现背景情绪的。相较于不合理信念,未消解的情绪,相对容易发现、难于解决。
解决它一般有三种策略。
其一,是让潜意识知道自己长大了。这就像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并不随时知道自己可以拎起更重的东西了。
其二,分解情绪,化整为零。这就像处理垃圾,先分类,再处理。难于消解的情绪其实在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单一的情绪。
其三,最容易被误解的终极大招——扩大容器。受体育锻炼的启发,扩大心理容器常常被误解为数量变化的生扛。其实心理容器扩大可以有几何变化——将一幅画放到一幅更大的画里,可以最快速度改变人们对一幅画的感受。
跳出三界外,就是对扩大心理容器的神话隐喻。把一个人对父母的情绪放到这一家人彼此之间的情绪当中理解;把这家人彼此之间的情绪放到家庭整体对所处环境的情绪中理解;把这个家庭对环境的情绪放到某地区对时代的情绪中理解……
当然,我知道一个人陷入个人情绪的时候,是很难跳出来的。没关系,交给时间与契机,或者你的咨询师。
第三类线头:行为或关系模式重复
这类线头,难找也难弄,是个技术活。举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下。
给七八九嫌死狗的小学生辅导作业,很多家长都容易情绪失控,感觉自己难以自制地用父母打骂自己的方式打骂孩子,对此家长们又万分自责自恼。我看到很多流行分析说,这是该家长早年与自己父母关系模式的重现。
的确,有小部分是。但是,大部分情况可能没有这么简单。精神分析也不是那么简单粗暴的。
来,看看精神分析第一步:情绪失控的当时,这个情绪到底指向了多少客体——孩子;作业;孩子学生的身份;学生身份象征的学校,老师,同学,学习,竞争;做作业的时间;作业象征的规则,对错……
从第一步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辅导作业家长情绪失控,其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或关系可能有非常多可能。
就我的经验,家长情绪失控比较常见的有:
活现了该家长曾经跟作业的关系——当年作业带来的挫败、难受,没好意思说出口,经多年窖藏,这作业又来烦我,只能弄它,孩子实为池鱼;
再就是家长跟曾经自己的关系——还没有饶过曾经的自己,也就很难放过眼前的孩子;
还有就是家长跟竞争的关系——现实中越回避竞争的家长,越可能将对竞争的恐惧化为对孩子的愤怒,只因今天的学生身份有了竞争这个象征意义。
多的不说了,这个线头是个技术活。一个要点就是对关系中的行为事件的讲述和反思,力求具体,不要只聚焦在人身上。
好了,都讲完了,现在你可以捋一捋自己是不想,不能,还是不会了。
* 来访者案例细节均已进行虚构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