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马辛:“抑郁症低龄化”是伪命题 但背后有真问题

文 / 新京报
2021-01-28 00:14

最近,“抑郁症低龄化”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马辛接受新京报专访时介绍,2019年国内流调数据并不支持“抑郁症低龄化”的判断。

不过,公众对低龄人群患抑郁症的关注是一件好事,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维护的一个契机。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马辛接受新京报专访。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鑫

抑郁症有低龄化趋势?

各年龄段抑郁症患病率基本一致

新京报: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能不能治好?

马辛:抑郁症对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疾病,可以导致学习、生活、工作能力的降低,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自伤自杀。同时,它对整个家庭、社会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

对抑郁症,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抑郁症是可治愈的,如果我们尽早干预,可以让患者尽早解脱痛苦,尽快恢复工作能力,功能方面也不会遗留什么影响。抗抑郁治疗,有药物治疗,也有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当然,是药物治疗为主,合并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即使是有一些药物反应,其实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

新京报: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抑郁症患者低龄化,你认同吗?

马辛: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看,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2019年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抑郁症患者总体的年龄结构为:18岁到34岁的患病率是3.6%,35岁到49岁的患病率是3.2%,50到64岁的患病率是4.1%,65岁以上的患病率是3.8%。这个调查提示,各个年龄段的抑郁症患病率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说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还不能说“抑郁症患者低龄化”。

新京报:为什么大家会感觉到抑郁症出现低年龄化趋势?

马辛: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低年龄段人群面对的压力比较大,包括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同时,年轻人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比较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更容易得到媒体关注。

“抑郁症患者低年龄化”概念的提出,说明这个年龄段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高。我觉得,这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维护的一个契机。

抑郁症有什么危害?

影响身心健康 导致人际矛盾冲突

新京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

马辛:各年龄段人群都应该知晓心理健康知识,从儿童青少年就应该培养,让他们学习健康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能力等,避免心理问题发生。总之,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早越好。

新京报:抑郁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马辛:核心症状是心情低落,做事没有动力,兴趣减退,没有愉快感;精力不够,疲倦感等。

除了心境情绪症状,还有生理症状,比如吃不下饭,体重减轻,失眠、梦多、早醒,全身不适、乏力,甚至有些人出现身体局部疼痛,心慌。

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孤僻、孤独、疏远朋友、疏远亲人,而且活动减少。由于情绪消极,还可能出现发脾气,会导致人际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自伤、自杀。

新京报:目前针对抑郁症有什么治疗方法?

马辛:医学干预也就是药物治疗方面,我们的水平与国际水平一致,在规范性和新药应用方面,我们比许多国家的基本医疗要好。此外还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

得了抑郁症,不要去扛,去熬,要尽快到专科机构就诊。目前,不仅国内,整个国际范围看,抑郁症患者的求治率都不高,原因可能是不了解,也可能有恐惧,但拖延会加剧痛苦,影响治疗。

新京报:是不是说,焦虑了,情绪低落了,就要去医院?

马辛:抑郁症的诊断很严格,需要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同时影响到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问题困难、做事优柔寡断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时间不长,也没造成损害,并不一定是真得了这个病。

普通人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需注重日常心理健康管理

新京报:如果身边有人患了抑郁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马辛:患了抑郁症,一个人会有很大改变,作为同事或朋友,首先不要进行道德评判甚至谴责,应该去了解原因。抑郁症患者很需要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他的情况,鼓励他尽早就医。

新京报:在预防、治疗抑郁症方面,我国的公共卫生政策目前是否完善?

马辛:现在全社会都关注到了,心理疾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患抑郁症更引起全社会的警觉。

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下发文件,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在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有助于早发现患病人群,尽早进行疾病管理。

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比例很少,但整个社会中,许多人处在一个心理不完全健康的阶段,存在缺乏自信,应对压力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等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对此,不需要医学干预的,但要进行心理健康管理。

新京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管理?

马辛: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小程序,叫“北京心生活”,是由安定医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学院心理所等机构共同开发的。

其中有一个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不是测你有病没病,而是根据心理健康标准,从不同维度来考察心理健康的水平,并针对弱项进行自我调试的指导,帮助使用者在情绪管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进行自我训练。

面对疫情出现焦虑等情绪,怎么办?

接纳恐惧和焦虑 多运动、多交流

新京报:你所在的安定医院,是全国最权威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之一,新冠疫情期间的诊治有什么变化?

马辛疫情发生前,我们的就诊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疫情发生后,医院的就诊率有所下降。为服务外地患者,我们及时开通了线上服务方式。在医院内,疫情发生后我们按北京市卫健委要求,开展预约诊疗、分时段诊疗,保障病人顺利康复。

新京报:去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改变,如何应对?

马辛:面对重大疫情,恐惧、焦虑都是正常的情绪,首先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接纳疫情带来的行为变化、情绪变化。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听音乐放松,与朋友家人沟通交流等,这些都很重要。

还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要被一些负面影响情绪。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摄影记者 刘鑫

编辑 张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