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学:干细胞疗法有望为抑郁症患者“排忧解难”
导语:科学发展至今已有了巨大突破,干细胞疗法的发现与发展为人类的医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转折,面对日益增多的抑郁症,干细胞疗法有望为其“排忧解难”。
抑郁症:它在所有精神及神经疾病中排名第一,诱因多样化,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情绪低下、快感消失、食欲下降、注意力集中障碍并伴有睡眠质量不佳,严重者厌世,给患者及家庭成员造成沉重精神压力。
目前抗抑郁的临床方法远不理想,病情难以缓解,迫切需要一种合适且有效的抗抑郁方式。干细胞的应用推进了抗抑郁的发展,干细胞疗法具有调节情绪、抗抑郁的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排忧解难”,成为干预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方法。
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低免疫原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既可参与神经免疫调控也参与神经元分化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修复脑部受损组织;又可发挥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促进小胶质细胞转化为Arglhigh的抑炎状态,改善抑郁症状。
临床前研究:研究人员成功建立抑郁症模型小鼠并对其实施干细胞移植,移植21天后检测小鼠的各项指标,发现小鼠糖水偏好、尾悬实验累计静止不动时间、敞箱实验水平运动次数等评估指标均有明显恢复,5-HT水平显著提升,判断小鼠的抑郁症状得到良好改善。
国外学者使用压力强迫游泳测试(FST)来诱导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建立抑郁模型大鼠,之后对模型大鼠实施干细胞疗法,随访发现大鼠FST的不动时间显著降低,认为抑郁症状有所改善;小白蛋白神经元阳性计数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改善,说明脑部神经组织得到良好修复。
临床研究:将60例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干细胞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细胞组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中药,对照组则为氟西汀联合中药,随访8周,评估指标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5-HT、NE和BDNF水平)。
研究发现,8周后检测指标,观察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5-HT、NE和BD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与干细胞移植前比较,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降低,而5-HT、NE和BDNF均显著增高,移植后评估指标改善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刺激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激增,干细胞疗法为患者开辟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干细胞疗法将有望突破常规瓶颈,为患者“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