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这份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将对患者带来重大影响

文 / 健康的记忆
2020-12-12 09:57

随着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不断攀升,规范的精神障碍诊疗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近日,为了尽快补齐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的短板,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规范化医疗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国家卫健委公布了《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封面、目录及编写专家组名单(点击图片后可放大)

01、

此次《精神障碍诊疗规范》的发布和公开意义重大。不仅对广大精神科医务人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相当于为普罗大众、尤其是病患家属群体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了解窗口,有利于他们加深对精神心理障碍和传统精神科诊疗模式的认识。

没错,我认为这次公布的《诊疗规范》不光面向医务人员,普罗大众、尤其是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家属群体也有必要认真阅读。

因为精神心理障碍和精神科诊疗模式都非常特殊,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家属能对此有更多了解,将极有利于与医生建立“治疗联盟”,加快患者的康复。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一旦社会上发生恶性伤害或自杀事件,经各媒体传播后几乎人尽皆知。这类事件披露得越多,就有越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人反而更多了呢?

其实这不一定是由于以前患病的人少,现在患病的人多。也有可能是更多人对精神心理问题更加重视,愿意到医院求治,所以确诊率也就提高了。

可确实,如果光从患病率这个数字上看的话,最近几年的增加趋势令人担忧。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7.5%。这意味着每近6个成年人中就有一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我们每个人的亲朋好友中很可能就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

而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经济波动等社会因素也会整体增加社会上的焦虑气氛,令更多人罹患精神心理障碍。这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对国民心身健康愈加重视的原因之一。

精神心理障碍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就以抑郁症来举例,它已经不仅是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而且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人类第二大“杀手”。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若其中一人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碍,尤其如果患者是孩子的话,这对家庭带来的负担、伤害及痛苦都是极其巨大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干预,这种破坏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即便精神心理障碍如此常见,危害如此严重,但大众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认知仍比较匮乏。

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今年10月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大约有7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治疗

还有,即使患者去医院了,可能出于病耻感或缺乏自我觉察,他们看的并不是精神心理科,而是因各种躯体化症状辗转各个科室。再加上,大部分其它科室的医生缺乏相关培训,对精神心理障碍缺乏意识,漏诊、误诊的情况时常发生。国内一项调查发现,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抑郁症患者的漏诊率高达8成!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患者找到了精神心理科,满怀期待地准备接受治疗,他们也未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就医体验。

据统计,国内仅有约4万名精神科医生,其中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这远远不能满足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医疗需求。

若患者的目标是比较好的诊疗服务,那么诊疗缺口更大。因为优质的精神心理医疗资源一般集中在一线、强一线城市,对于其它城市的患者而言,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去就医,每次复诊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及成本。

即使挂到了很好的医生、专家的诊疗号,患者和家属往往发现,医生能分给每个病号的时间最多不过10来分钟。也就是往往只能完成最简单的问诊、诊断和开药,其余的话几乎都来不及讲。

如果患者和家属想跟医生聊更多,获得更多个性化的意见,只能付出更多经济和时间成本,寻找更加优质的资源。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往往超出了他们的承担范围;对于经济宽裕的人家来说,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优质的精神心理诊疗资源在我国极其匮乏,真是有钱都买不到。

因此,在优质精神科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患者及家长学习一些精神心理学知识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这样,患者、家属才能对疾病尽量保持着理性、客观的认识,免于恐惧;才能在就医过程,选择更加适合患者的医生和康复方案;面对就医、服药时出现的一些状况,才能更理性、积极地应对。

像此次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中,就有不少我们一再强调的、患者和家属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比如:

- 部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也会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所以患者不要盲目排斥抗精神病药;

- 双相障碍治疗前要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损失指标、女性卵巢 B 超等,这不是医生乱开检查单;

- 规范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倡导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切勿擅自减药、停药;

- 目前疗效肯定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这些治疗对轻、中度抑郁障碍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疗效相仿。

《诊疗规范》里还详细介绍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大众可对照进行初步的自我测评,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但涉及诊断,则必须到规范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还有,《诊疗规范》指出,目前双相障碍是我国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系统需要报病和管理的六类严重精神障碍之一,但同时要注意患者相关法律权益的保护。以往的“六类重性精神病”在这里不再提及,是有助于消除病耻感的一大进步。

总之,对于患者、家属来说,这份《诊疗规范》干货满满。

话说回来,这也不得不感激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过往,这类诊疗规范的文件仅仅只在医疗部门内流传。医生是该领域的知识垄断者,患者及家属都是“小白”,对医生说的话毫无预判能力和心理准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对我们精神科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督促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和进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权威性被大大削弱,患者和家长可随时基于他们看到的信息而提出疑问、甚至是质疑。

如果我们精神科大夫仍抱着“到底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听我的就行了,老老实实吃药!”的心态,这是非常不成熟、不理智的,甚至可令医患关系恶化,患者得不到有效干预。我们精神科医生应该保持谦卑、平和的心态,一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实践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一边尽量耐心地做好解释,切实地解决患者、家属的疑问和难题。

02、

不过,再次必须强调,患者及家属在阅读《诊疗规范》时,必须明白该诊疗规范的观点是基于精神医学或精神病学所提出的,极少涉及疾病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换言之,《诊疗规范》仅代表国内精神医学或精神病学的经验和意见,有一定的局限性。

患者和家属尤其是要对其中的一些表述和观点保持理性。比如,《诊疗规范》中仍白纸黑字地注明“双相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 80%”。

如果不明就里的患者、家属看到,可能要被吓坏了,遗传度高达8成,那患者哪里还敢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但看过我们相关分析的读者知道,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大家根本没有必要诚惶诚恐。

还有,《诊疗规范》阐述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病因时,虽已注明病因不明,但仍用大段文章介绍生物层面上的发病机制,对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介绍只有寥寥几句。这折射了传统精神科对心理社会因素的轻视,至少,大部分精神科医生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根源。

但我们晴日心身医疗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经过多年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实践,反而发现心理社会因素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主要病因。两者的病灶,都在于患者成长经历中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双相障碍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为辅。

当病理性记忆得以高效化、精准化的修复,两种疾病的诸多症状也能大幅度缓解,甚至快速消失。

当然,我们的技术难以复制,能服务的患者家庭实在太少了,对患者、家属的特定要求也相对较多。换言之,对于绝大部分患者、家属来说,积极地接受主流精神科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再结合专业的传统心理治疗、运动疗法、营养疗法,实施综合化干预,这是最实际的康复方案。

另外,此次发布的《诊疗规范》虽长,但也难以面面俱到,只能介绍最常见、最重要的相关信息。如果患者、家属发现精神科医生并未完全按照《诊疗规范》来进行干预,这并不一定是医生不专业。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每个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也有所不同,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专家来说,《诊疗规范》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他们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作出更个性化的判断。如果患者、家属有所疑惑,可以找合适时机理性地与医生探讨,这也是医患双方“治疗联盟”的积极意义之一。

希望广大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父母多了解、多学习、多思考,抱着积极、理性的心态去帮助孩子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