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在网上鼓噪取消老年乘车卡?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每个家庭都有老年人的身影,特别在是各大公众场所。老年人在退休后,自由时间变多,愿意跟着自己的好朋友到处转转。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生活,在众多补贴中,就有一项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乘车可优惠。
拥有老年卡,可以说是大大便利了老年人日常出行。但也有很多人存在另一种意见,他们在网上制造舆论,希望能够取消老年乘车卡。
认知偏差他们觉得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本来与上班族一起挤公交地铁已经很难了,而很多老年人会选择早起去公园散步或乘公交去买菜。这样一来,车上便多了很多老年人的身影。
社会道德要求我们帮扶弱小,如此一来,年轻一辈的人便需要坚守尊老原则,为车上的老人让出座位。有些人是自发自愿的,将这看作是善举,可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有这样精神境界的人很少,许多人都是碍于社会规范,在做一些内心本不情愿的事。
当我们的行为与内心思想不一致时,便会出现认知偏差,内心自然就会产生不平衡感。为了缓解内心的错乱,有的人会改变自己的认知达到知行合一,而有的人却将偏差归咎于外部环境。
那些在网络上大肆宣扬取消老年乘车卡的人,对于老年人乘车占了自己位置这件事很介意。
但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他们只能在公众场所追随大众,因为人属于社会型动物,需要依靠社会生活,所以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们只能将内心的不悦感转移到网络上。
格局太低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人的格局很浅,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忘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人可以因为不想面对衰老而躲避岁月,再年轻也会有衰老的一天。
逃避是最懦弱的方法,你可能目不赞同这个群体,但终有一天你会踏入这个群体。
那些在网络上不愿意给老人让座、认为是在占据年轻人公共资源的人,都太以自我为中心了,片面认为世界只围绕自己运作。
依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看,成年晚期,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心理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很多老人突然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中解放出来,会存在一时很难适应的阶段,有的老人甚至会产生孤独感和绝望感。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下子就不被社会和子女需要了,人都是需要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这种绝望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重视,便无法协调自己内心的冲突,又何谈安享晚年呢?
每日出门接触一下同龄段的老人,彼此分享生活与思想观念,或是帮子女买菜做饭,都是为了给老年人一些可期盼的东西,以免整日在家胡思乱想。
若是那些呼喊着取消老年乘车卡的人逐渐老去,也被年轻一辈嫌弃着,又该作何感想呢?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老年乘车卡的存在,不要将自己的不悦情绪强加在无辜老人身上。论身体,老人的状态自然无法跟年轻一辈比,在社会上漂泊了一辈子,谁不想安享晚年呢?
所以,收起自己的酸葡萄心理吧,不一定每个老年人都需要年轻人让座。很多老人能体会到当代年轻人的不易,在相互理解中,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