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后他“疯”了!心理专家说:喝酒伤身伤心 最可怕的是……

文 / 义哥带你聊健康
2020-11-16 09:33

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

可如果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坚持下去未必就是好事儿

就说长期毫无节制地喝酒吧

胜利的肯定是疾病,输的却是健康

长期饮酒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

“酒精依赖”就是种很常见的精神疾病

你的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

戒酒天天挂嘴边,却明日复明日

今天,我们就扒一扒“酒瘾”的那些事

喝了近30年酒,查出肝功能异常

家人把酒停了,他却“疯”了

浙江的赵先生(化名)今年46岁,在老家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前几天,他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进行了复查,笑容多了、体重增了……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曾被诊断为“酒精依赖”、发生严重戒断反应的他,生活正重新回到正轨。

赵先生酒龄已近30年,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喝酒,最开始酒量很小,慢慢地每天需要喝2两白酒,但最近三四年却几近“疯狂”:每天要喝半斤至八两白酒,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找酒喝,中餐晚餐也必须要喝点酒,饭菜吃得很少,人日渐消瘦。

这些年因为喝酒的事,赵先生两口子没少吵架,去年他在体检中查出肝功能异常,见怎么也说不通,家人索性来“硬”的:把家里所有的酒全都扔了,断了他的酒路。一天没喝酒,赵先生难受得不行,第二天出现了意识不清的现象:非但不认识自己的家人,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还总是一惊一乍地,觉得有人要害他。家人见状,赶紧把他送到了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就诊。

“经过诊断,我们认为他已经产生了酒精依赖,一下子停止饮酒产生戒断反应。”精神卫生科陆邵佳博士介绍,赵先生不认识人、认为有人要害他等精神症状都是谵妄、酒中毒性妄想症的具体表现。

为了治疗,他很快就被收治住院,但刚到病房时他就神神叨叨,感觉周围环境不安全,总觉得有人要害他,甚至自己冲出病房,被医护人员“拦”了回来。经过安定和精神类药物的治疗,赵先生的症状很快就好转起来,入院第二天人就觉得清醒了。

在医生的指导下,赵先生这一年多持续服用精神类药物,“这主要是为了稳定情绪、防止他复饮。”医生介绍,目前戒酒尚未有特效药,对于长期饮酒的患者,切记不要自行突然断酒,戒酒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目前,赵先生康复得不错,已经开始逐步减药。

与酒精谈“恋爱”?

伤的不是情,是健康

这真是“喝酒一时爽,戒酒苦断肠”。其实像赵先生这样有“酒精依赖”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他们大多数都有长期饮酒史,并且对酒精颇有种“离不开”的感觉。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依赖”这个词的界定。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物质,不用之后会出现戒断症状,一旦重新使用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举个例子,依赖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没有你,我活不下去”的台词。有些人也经常喝酒,但如果偶尔停掉几天也不打紧,这种就不叫依赖而叫滥用。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胡少华教授表示,饮酒会引起精神障碍,而“酒精依赖”是由反复饮酒所引起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病人有对酒的渴求和不断需要饮酒的强迫感,可持续或间断出现,若停止饮酒则出现心理和躯体戒断症状,这其实是种慢性酒中毒。这些病人在停酒或减少饮酒时产生的症状常表现为:

1、震颤谵妄,发作时意识不清,有时间和地点向障碍,出现生动而鲜明的幻视与被害妄想,有极端恐惧不安或冲动行为,并常伴有发热、大汗、心率过速、血压升高以及瞳孔散大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酒中毒性幻觉症,在突然减少或停止饮酒后1~2天内出现大量丰富鲜明的幻觉,在幻觉基础上,也会出现片断妄想以及相应的紧张恐惧或情绪低落。

3、酒中毒性妄想症,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

4、酒中毒性脑病,这是慢性酒中毒最为严重的精神病状态,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脑器质性损害的结果。酒精能引起大脑某些区域多巴胺系统功能的异常,常表现为如记忆力缺损、痴呆和人格改变等。

像赵先生最初就出现了谵妄、意识不清、极端恐惧不安,还出现了被害妄想,觉得周围的人要害。

最好的戒酒方式竟是这个

当“酒精依赖”的人出现戒断反应,一定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定类药物、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改善症状,同时通过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神经系统损害及改善躯体营养状况。但专家提醒,从躯体损害的角度看,慢性酒中毒引起的大脑损伤大多是不可逆的,脾气、性格等的改变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我国“酒文化”盛行,各种聚餐或聚会少不了喝酒,胡少华教授也建议: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实在不行适量饮酒,切不可贪杯,也不可把酒精当成麻痹自己的药物,有些人情绪不好会通过饮酒缓解,有些人睡不着觉会通过喝酒助眠,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请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筛查和评估并接受治疗,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戒酒药物,最有效、最典型的戒酒方法就是自我行为控制,当然,借助心理治疗对戒酒也有一定作用。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