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从来不说“我抑郁了”?

文 / 健康小旋风
2020-11-10 09:51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上吊自杀。

留下一封遗书,说自己因临近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压力过大,加上家人的打击和不理解,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选择自杀。

在他离开之后,我在网上看见了这样一条评论:“大连理工学校很好,他熬过了高考,为什么没有熬过毕业论文?”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小婴儿大哭大闹,会引起大人的关注,但年纪越大,就越是明白,并非声音够大,才能被听见。

抑郁症患者张进在他的书《渡过》中写:

“我曾经也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

01抑郁症并不是可以听见的声音

昨晚9点,我曾经的第一个抑郁症来访者星星,“谢谢你,当初帮助我,我走出来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来找我,出示中度抑郁的诊断证明。她说自己是因为跟男朋友分手,导致的抑郁。

她跟我讲了男友的故事,男生提出分手几天之后,她崩溃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哭,当我发现自己停不下来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失去控制了。”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普通人也会有抑郁情绪,但普通人和抑郁症患者的区别在于,普通人的抑郁情绪往往只是几天或者更短。

很多人都有过无故悲伤、感觉空虚、兴趣爱好减退,或者内疚、自责、没有动力的感受。这种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心情,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但通常也只有几天或者更短的时间。

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会持续被这些情绪影响超过2周。

星星在被分手几天后,跟别人发生了一次小摩擦,当时委屈、难过、愤怒一起涌上来,她大哭了一场。那之后的一周,她的眼泪就像收不住的决堤洪水。

起初,室友都知道她分手了,大家轮番来安慰她。但当她每天都会哭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疏远她。

星星说:“我躲在卫生间哭完出来,遇见同学,她们问我,“你怎么了?”我通常都说,”没事“。

“别人是不能理解我的痛苦的。当人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时,只是会下意识的回避。想帮你的人会说‘你怎么哭了?’;感到无力的人会说‘你怎么了?’,他们需要你回答‘没事’,来抚慰他们的无助感。”

抑郁症不是一种可以听见的声音。在DSM-5的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中,悲伤、空虚、易激惹、失去兴趣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情绪,真正让抑郁症绝望的是,这些情绪几乎每天都出现!

02抑郁症是长在心里的痔疮

有一次和朋友聚会,平时最能吃辣的闺蜜说自己要减肥,点的都是清淡的菜,还说不喝酒。我偷偷问她是不是来了姨妈,她看看了旁人,说:“最近痔疮犯了,坐在这里都是一种折磨!”

而抑郁症就像是长在心里的痔疮,很多痔疮的症状,抑郁症都有。比如,在人群中患病率高,可能不严重但经常复发,同样有强烈的羞耻感,可以吃药的人绝不去医院,去了医院的人也不承认是痔疮手术。

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很多抑郁症患者在咨询、去医院拿药的时候,需要特别想一个请假的理由。网上有个患者说,我上次拿药说家里水管漏了,上上次是大姨妈来了,上上上次是家里的狗把人咬了。

复诊、拿药本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抑郁症患者通常要想为这件“正经事”找各种理由。

抑郁症一旦被医生下了确诊证明,抑郁症群体就会把自己和正常人群彻底区分开。抑郁症患者的这种感觉,叫做病耻感!这个词源于希腊语,原意“烙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病耻感主要表现为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及歧视。

因性侵导致抑郁症,最后走向自杀的台湾作家林奕含,谈到她的治疗经历时,说自己是一个台南人,但在抑郁症发病期间,她每周都是到台北——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去做治疗。

在说到社会对抑郁症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时,她说,没有人会对一个白血病患者说,你得白血病是因为你意志力不够,你抗压性太低。

也不会有人说,为什么别人的白血球都乖乖的,就你的白血球不乖?

那是她患抑郁症后听到最多的话。

对于白血病者,我们不会对他说要“克服”、“忍耐”,但很多人却会这样要求抑郁症患者。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羞辱和伤害?

03今天的抑郁症,像10年前的癌症

星星去医院的精神科门诊确诊了中度抑郁症,医生开了抗抑郁药物。

回来之后,她按照医生规定的药剂药量,服用抗抑郁药。她感觉自己的情绪确有改善,不怎么哭了,不过也没有了开心、兴奋等其他的情绪起伏。

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让她在上课时昏昏欲睡,有时全身出汗,手心的汗水能浸湿整张纸巾。

有一次,她控制不住的浑身发抖,旁边的同学问她怎么了,她不敢说是因为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就只能说来姨妈了,感觉冷。

她这样形容当时自己的感受:“分手已经不再对我产生影响,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抑郁症本身,我感觉时间开始变得漫长,时间流逝的速度也变得缓慢,我主动觉得,死是一种容易的触手可及的解脱。”

但她仍然希望这种“死”是体面的,像突发的脑溢血、一场车祸,可以意外又体面地失去生命。

5年前,癌症还是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中国约有130万人因癌症去世。而根据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约有9500万人患病。

面对这种来势汹汹的精神疾病,显然我们的医护人员和社会,对精神疾病的风险抵御能力微乎其微。

据2015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有资质的心理治疗师仅有5000人,精神科医师2.77万人。巨大的医疗缺口,导致患者在医院只能够得到诊断和药物治疗,而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大部分都要依靠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解决。

04当越来越多人说“我抑郁了”

抑郁症在今年已经被国家正式纳入常规体检,这是中国首次从政策层面干预心理健康问题。

政策出台一个月后,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抑郁症科普、抑郁症防治相关内容搜索热度涨幅高达819%。

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人们谈论抑郁症,很多人说自己“抑郁了”,虽然其中大多数人,都并不是抑郁症,只是一种抑郁情绪。

但“我抑郁了”这个声音,已经逐渐可以被谈论而不是回避,可以被听见而不是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