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预测重度抑郁症及治疗效果
早期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心率会增加,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识别存在该障碍风险的个体并预测治疗效果。
利用新型抗抑郁药氯胺酮的快速作用和最新的24小时可穿戴式心电图(ECG)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心率可以区分MDD患者和健康个体。
他们还发现,静息心率最高的MDD病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更好。事实上,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心率比健康对照组每分钟约高10-15次。
这项概念验证研究的创新设计“让我们看到平均静息心率可能会突然改变,以反映情绪的变化”。这些结果可能会对“治疗选择具有令人兴奋的影响”,研究人员计划评估心率作为抑郁症早期预警系统的潜力。
该研究结果已在第33届欧洲神经心理药理学学院(ECNP)大会上公布。
识别特征标记
最近有研究试图评估MDD病患者的心率或心率变异性(HRV),以确定任何疾病阶段均存在的特征标记,或仅在抑郁阶段存在的状态标记。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心率和HRV在24小时周期内是“高度可变的”;此外,大多数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长,这使得研究其对心率的影响具有挑战性。
研究人员的目标是确定心率和HRV是否可用作区分MDD患者和健康个体的特征标记,并通过使用氯胺酮确定它们是否也可用作抑郁症的状态标记。
在这项研究中,16名难治性MDD病患者和1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连续4天3夜佩戴便携式ECG设备。随后对心率和HRV数据进行平均,以获得24小时ECG。参与者随后接受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40分钟。等待1小时后,患者继续记录ECG4天,使用HAM-D量表评估情绪变化。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DD患者的24小时心率明显更高(P<0.001),HRV明显更低(P<0.001)。研究人员还发现心率振幅的降低,这表明“昼夜节律变化在白天明显减弱,夜间恢复较少。”
90%的准确率
回归分析表明,心率能够鉴别出重度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特别是使用夜间读数时,准确率为90.6%。数据正确识别了14例(87.5%)患者和15例(93.8%)对照组。
- 治疗后,MDD组患者心率显著下降(P<.001),但HRV无显著变化(P=.295)。
- 基线心率与HAMD治疗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55;P=.046),这表明心率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好。
- 有趣的是,尽管治疗前心率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59;P=.03),但这种关系在治疗后消失(r=–0.04;P=.90);这表明心率变化与抑郁状态无关。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心率水平可用作特征标记,并且可能用于预测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反应,但它们并没有显示出作为状态标记的潜力。
他们认为,尽管这些结果需要在纵向研究中得到证实,但氯胺酮鼻腔喷雾剂的批准“可能为构想治疗范式开辟新的途径”。然而,“这只是一个小型的概念验证研究,”研究者还指出,在治疗后,只有6名MDD患者的HAM-D得分下降了至少30%。
未来研究计划
Schiweck博士在一次采访中说,她的团队能够识别出在其他研究中没有观察到的MDD患者心率和HRV的差异,因为便携式家用设备可以让他们连续几天监测心率。
氯胺酮的使用也有好处,因为荷兰2010年发表的关于抑郁和焦虑的研究(NESDA)清楚地表明,“传统的抗抑郁药”,特别是三环抗抑郁药,对心率和HRV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小组下一步想要在服用非氯胺酮抗抑郁药后缓解的病人身上复制他们的研究,因为最近的大多数研究“只是评估那些缓解的患者和目前抑郁的患者,但这应该是一个横断面研究设计”。
研究者可能对同一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需要了解是否有可能将心率作为抑郁的状态标志。研究人员还希望评估那些“压力很大”的人,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抑郁症状,但尚未被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中较高的心率和较低的HRV表明,自主神经系统有更多的交感神经驱动和较少的副交感神经驱动。
这与整体观点相吻合,即抑郁是一种更持续地暴露于压力之下的状态,身体过度激活,这可以反映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导致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但是它也可以反映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激活中。
此外,这不是一个容易调查的领域,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结果,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精神疾病和心脏代谢疾病的药物使用,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清楚地说明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而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迹象表明,我们不需要将这两者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