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老认床?心理学家:因为这个器官在替你“守夜”

文 / 佳妤妈育儿
2020-03-14 16:21

前段时间闺蜜的公司需要赶一个项目,每天都需要加班到很晚,这样一来孩子就没人去照顾了,于是就想着把孩子带回老家先让妈妈帮忙照看。宝宝小乐虽然现在也才三岁多,但基本的一些交流、问答也都能够听得懂,闺蜜在征求了小乐的意见之后,才决定把他送回到妈妈那的。在会去的路上,孩子一路都变现的很兴奋的样子,一路载客载物蹦蹦跳跳好不欢喜。

车程不算远,两三个小时就到妈妈家了,刚到的时候小家伙也依旧保持着他的兴奋,好像对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看到孩子能够在妈妈家表现得如此和谐、融洽,闺蜜也就放心的回到公司去全身心的上班了。

然而,刚回去没几天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说这个白天还玩的好好的小天使,到了晚上要睡觉时各种哭闹,怎么也哄不好,原来孩子是认床了。第一天这样,第二天、第三天还是这样,无奈之下,闺蜜又把小乐从妈妈家里接回了自己家。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认床的情况呢?很多孩子在1岁之内会认床,但等他们长大了还是会认床,甚至长大到成年后,也依然会认床。


认床,是自古以来就会有的,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种技能

1、大脑“守夜”导致“第一晚效应”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认床的这种现象,很可能从人类发展到进入到洞穴内,并且习惯睡在同一张兽皮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科学家们相信,“认床”也不会只是不喜欢新床,而是它代表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晚效应”。大多数人群,如果非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一晚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会在这个新环境之中睡不踏实,而这也就是“第一晚效应(FNE)”。

早在1966年的时候,就有美国的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然而,由于但是所掌握的技术是在有限,并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在半个世界之后,美国布朗大学的神经生活学家佐佐木柚香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使用更先进的科学仪器将这一谜团解开。

此次研究一共招募了35位志愿者,他们平时的睡眠都处于正常的状况,科学家们让志愿者在陌生的实验室中睡觉,在志愿者睡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利用脑磁图测量仪、结构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多频道睡眠记录仪等科学仪器设备,对这些志愿者的脑电波活动以及相应的肌肉运动做了细致的测量,而且把重点也放在了慢波活动(1-4赫兹)的测量上,这一波长是目前已知测量睡眠深度的最好指标(也是唯一指标)。



经过研究后的结果显示:在实验室中睡的第一个晚上,志愿者的两个脑半球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状态。右半球的慢波指标正常,这说明又半球已经顺利的进入深度睡眠之中,但左半球的慢波活动却是要更为活跃,也就是说左半球并没有进入到真正的深度睡眠状态。科学家们在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现象在第二晚的时候俨然已经消失,最后才得知,左半球才是导致“第一晚效应”产生的问题所在。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第一晚效应”并不是只有在我们人类的身上才会出现,它再很多哺乳动物的身上也都普遍存在着。由于需要对陌生环境保持警惕,所以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只“关闭”半个大脑的这种现象,大脑的两个半球活动差异越大,则会越难以入睡。

所以也就是说,小孩子们之所以会出现“认床”的状况,就是因为在我们大脑中的“第一晚效应”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2、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一晚效应”会打你一措手不及

★原本的计划会受到影响

平时我们在家的时候,孩子的睡眠状况都会特别好,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但当我们带孩子外出游玩、节假日带孩子回父母家等的时候,孩子就很可能会出现“认床”。由于之前在家没有经历过“认床”的情况,所以突然之间发生的状况足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

伟大的毛泽东同志说: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所以,睡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精神上的粮食啊。如果孩子出现了认床的状况,孩子睡不好,家长肯定也睡不好。由此一来,孩子的作息时间就要被这“第一晚效应”给打乱,然后就会出现晚上不睡白天睡的情况,也因此会将你原本的计划给打乱。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因为认床的发生,所以就会导致在晚上的睡眠严重不足,进而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整天的作息时间都会被打乱。就例如孩子,细心一点的家长都会发现,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足的话,他们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就很可能会睡眠过量,也因此会再次发生晚行无法入睡,然后就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例如我们前文说到的小乐一样,因为如果按照正常来说,“第一晚效应”在经过第一晚之后,从第二晚就不会在发生了。但小乐就是由于第一晚没有睡好,导致第二天白天的时候睡眠过量,结果第二天晚上也无法进入真正的睡眠,如此第三天还是这样。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好处不要太多

孩子的睡眠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高体重、以及各器官的发育,而且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心理、情绪上的发展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不只是孩子,睡眠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程度。

如果经常熬夜的人,一定会经常听到会有长辈对你说“不要总熬夜,熬夜熬的是心血,补不回来的”。在中医上讲究睡子午觉,子时指的是23点到凌晨1点,中医认为这个时间是胆经最为旺盛的时间,人们能够在这个时间入睡的话,胆也就能够完成代谢。由此可见,睡眠对我们的健康有多重要。


应对孩子的“认床”,作为家长需要了解以下方法

☆有熟悉的人陪伴,以及给他们适应的时间

如果家长想要给孩子换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那么对于孩子的生活来说,一定要有一个孩子比较熟悉的人去陪伴他们,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

在适应的时段时间中,虽然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会出现“认床”的情况,但如果能够有一个熟悉的人去陪伴他们,给他们熟悉而又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感受到熟悉的味道,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进而也能够更快速的对新环境适应。

就像闺蜜把小乐送回到妈妈家,对于小乐来说,姥姥家就是一个新的环境,虽然姥姥也是亲人,但他最为熟悉,最能给他安全感的还是妈妈,所以闺蜜在把小乐送到妈妈家的当天就选择自己回家,这样的做法是欠妥的。

而更好的做法是:提前计划(给孩子留出足够的适应时间);

稳步适应(在新的环境中陪伴孩子,以便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适应);

交接过渡(由最熟悉的人,逐渐转为新的陪伴的人,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注意观察(要注意孩子在适应期内的各种状况,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


☆带上孩子熟悉的物品,以及相似的气味

孩子对于环境的记忆方式基本是以嗅觉和触觉的来完成记忆,所以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时,如果能有一个孩子比较熟悉的物品、气味儿,也能够让孩子得到一些安全感,对于“认床”能够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例如在把孩子送回到父母家,但自己又无法陪伴孩子睡觉时,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事先去准备好孩子会经常用的床单、被子、枕巾等。很多比较有经验的父母,他们在带孩子外出时,就会给孩子带上他们最心爱的小玩具,以此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去主动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进行控制以及调整

前面我们说到了,如果孩子出现“认床”的情况,很可能会对孩子的作息时间造成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发生,就需要家长主动出手去控制孩子的作息时间。例如孩子晚上不睡觉,那么我们可以调整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以此来保证孩子在晚上能够有一个好的睡眠。

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家长们可以选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一些东西对他们进行刺激。绝大多数家长都会保证孩子午睡的习惯,如果孩子在晚上的时候睡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午睡时间过长的情况,那么家长们可以严格控制孩子的午睡时间,带孩子去做一些活动,去带他们见识到新鲜事物,这样也能够做到去调整孩子的作息。


此外,让孩子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我们一定要先让他们有一个全方位的适应过程,而且在适应的过程中也要去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如饮食情况、温度情况等。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在很多问题上,他们可能只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善于去发现问题。

最后用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说过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抱着对明天的欢乐期望而入睡。同时,也应以愉快的心情早起,这时长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