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肿瘤内科大夫的感悟:参加40多场患者葬礼,我与死亡和解了

文 /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0-03-10 16:11

作为肿瘤内科大夫,林德树平均每个月都有两个病人去世。死亡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可真正和死亡近距离接触时,他依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1.把病人送到终点,医生的痛苦不比家属少

那是位因罹患食管癌去世的老人,开朗、乐观,还见义勇为救过落水者,“特别配合治疗,说自己不想死”。林德树回忆道。


得知老人去世,整整一晚他不停问自己,“如果医疗条件再好一点,医术再高一点,老爷子能不能多活”。抱着这样的愧疚,他出现在老人葬礼上。那是他第一次参加自己主治患者的葬礼。可令人难过的是,此后几年间,他陆续参加了40多场主治患者的葬礼,每一次他都以为自己已经习惯,可每一次都让他心绪万千。

2.花几十万,延长8个月寿命,值吗?

在肿瘤科的几年时间,林德树见证了太多喜怒哀乐。一次。他主治的一位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原本只有两个月的预测生存期,但化疗效果出乎意料,癌细胞缩小到看不见,咳嗽停止,出了院。林德树去家里随访,老人就在树下和孙子下棋,坐在厅堂里和家人大笑着吃饭。老人还兴奋地拉着林德树去自己的院子里,指着自己新种的西红柿和青菜。

第10个月,老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继而离世。但在葬礼上,林德树惊讶地发现,家人们的脸上没有遗憾。后来,这些人和他说,在“争取来的8个月”里,和老人度过了一段很开心的日子。

大部分在肿瘤内科住院的患者,都被更高级别的医院认定只能保守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命。曾经,林德树也试图穷尽一切治疗手段,留住患者的生命;当前治疗手段无效,就寻找更先进的方案。但生死见多了,他也渐渐明白,医学是有限的,死亡始终是人生的终点站。在给予治疗的同时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让他们在最后的旅程中过的有尊严,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3.死亡既是生命的终点,又是生命的延续

很多人在送亲人离去悲痛欲绝时,只想找个发泄口,于是把责任归在了医生、护士身上,但他们不知道,医生和护士们不该承受这些,亲属们其实原本也可以不承受这些。


在中国思想史上,很多学者都很明显地表现出对重生、乐生而讳死的倾向。很多人都受到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影响,对死亡都有避讳,更加提倡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理念。因此对待临终期病人,亲属更倾向于不顾一切的抢救来留住亲人的生命,尽管这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让亲属自己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我们常说“五福临门”,其中一福便是善终,即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但真正到了这个时刻,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这根“拐杖”,就是医生给予的“临终关怀”。临终关怀能够引导患者和亲属正确对待衰老与死亡、鼓励患者自我需求的表达、关注家属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心理护理、改善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辅助作用。临终关怀的中心意义是,如何与死亡和解,给生命以尊严。

传统医学伦理学认为,只要患者的生命还有一线希望,医生就应千方百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等临终期患者,延长生命已不是此时治疗决策的唯一目的,医生更应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宗旨,遵循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减轻其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临终关怀以患者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通过关注、聆听和阅读等形式,引导人们认识并深入思考衰老与死亡的本质, 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为临终患者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支持,让患者从容面对死亡。医护人员可通过交谈或是患者书写的文字类资料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去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在感受,从而与之产生共鸣。面对患者的叙述,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其主要的症状体征,更要耐心倾听,努力感知患者的遭遇和心情,同时引导亲属给患者以充分的温暖与陪伴。正如《当呼吸变成空气》一书的作者保罗所说,“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最高理想并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

参考资料:

[1] 顾宏林. 临终关怀:给生命以尊严,给灵魂以直面病痛和死亡的勇气[J].协和医学杂志,2019,05:551-552.

[2] 贺劭丹,林慧娴. 叙事医学模式下的临终关怀——以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为例[J].医学与哲学,2020,03:39-42.

[3] 于广跃.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与临终关怀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476-47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