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尝试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去迎合这个虚伪的社会

文 / 第一心理
2020-01-03 01:33

进入社会,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特的个性。

有的人天生外向,能快速和周围人打成一片,也有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对社交活动感到头疼,他们认为自己患有社交恐惧症,但是经过诊断后发现并非如此。

相信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扰,大家都在想:自己需不需要做出改变来迎合这个社会?

虽然,内向性格的人在很多方面会吃亏。但是,内向并不是心理问题,不需要刻意违背天性而做出改变。

内向者不存在社交障碍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内向者不喜欢和他人打交道。

其实这个观点是狭隘片面的。有相关研究证明,性格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并不会存在明显的排斥和恐惧。

美国内向性格权威马蒂·兰尼在《内向者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向性格的人,总是自卑于自己的内向、羞怯、胆小、敏感、宅,却看不到自己冷静多思、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独立、领导能力的优势。

内向性格的人是天性使然,他们通常以自我满足感为主,不过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因此,内向者并不是不愿意和人交流,只是不太愿意接受外界的观点,在他们眼中,认为这是低质量的社交。

每三个人当中,至少存在一个内向者,古往今来,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人士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如:爱因斯坦、达芬奇、贝多芬、村上春树、牛顿......

这类人在专注度、创造能力上都是高人一等的。

他们的精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内部,外部环境的刺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消耗,频繁的社交和长时间的聚会活动会让他们想要逃跑。

他们的人生在于深度,因此,可以在一个领域中出类拔萃。

内向者的优势

大多数性格内向的人对多巴胺高度敏感,但太多的多巴胺会让他们觉得刺激太多,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乙酰胆碱,它同样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让人缓解焦虑情绪。

在有天赋的人当中,内向者居多。尤其是独处中,内向者会感到充满活力、精神焕发,他们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会更强,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观感受中,只有认为有意义的事才会展开行动。

心理学家布鲁默在《象征性互动论》中首次提出“自我互动”这个概念,在现代心理学中,自我互动被认定是自我意识形成、自我觉醒的过程。

对于内向的人而言,内向的结果就是即使是在封闭的环境中,也同样可以与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并获得优质伙伴,而频繁的社交活动则常常让他们感觉疲惫和厌恶。

生活中,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内向者拥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懂得如何高质量的享受生活,专注于美好事物本身所带来的愉悦,即便不出门也能感到充实和快乐。

同时,他们也更热爱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强,擅长于艺术创作,更有甚者天生便精通艺术,有着高度的专注能力,能够达到心无旁骛的程度。

他们懂得倾听,不喜欢受到太多的关注,如果在公众场合中,会感觉不自在。

许多内向者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来迎合大众思想,但是性格从来不是轻易就能够被改变的。

内向者通过这种性格也能够给自身带来许多好处。如上文所说,他们的需求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看法。

虽然,外向者在生活中容易更受欢迎,但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感很强,也极度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

在这方面来看,内向者获得成功的几率更高,主要是他们忽视外界环境,能够给予自己充分的思考空间,具有“匠人”精神,这一点上,在现今社会是难得可贵的。

综上所述,内向性格绝不是坏事,相反,如果你是个内向性格的人,请不要再懊恼自己的天性。

在发展心理学中,人的性格无论是外倾性还是内倾性,都是中性的,是人生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

请记住,无论是怎样的性格,你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