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为什么会突然对某一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提到“似曾相识”,我们有时会为这些问题所困惑:这个地方很熟悉,是不是以前来过?这部电影我是不是看过?我以前有读过这本书吗?这便是似曾相识感。
科学家对“似曾相识”有很多说法,前生的记忆、二次反射、半脑活动超前于另半脑、时空交错.......它是真实存在的,有科学解释的东西,不属于灵异事件。
心理学揭秘:为什么会突然对某一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海马效应(Hippocampal effect)“似曾相识”,又称为“既视感”,是一种生理现象,指未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场景在某时某刻有似曾相识之感,又叫做“海马效应”。
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常年在外旅游的人比长期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常人更多这种经历。
调查还发现,青年时期发生“似曾相识”的几率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尤其当人们开始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更低。
分析家将“似曾相识”解释为潜意识的冲突,当人在疲惫或者压力巨大时容易出现这种感觉。
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的出现,主要是人们接收了大量的外界信息,而不去关注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脑,有些是真实发生,有些则是虚幻的。
它主要是人对于发生场景的体验,这种场景通常是一个鲜明的场景,不需要特别进行注意就能够在头脑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意识流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Alan S.Brown的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有大约60%的人口都体验过这种奇妙的感觉,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年轻人的正常意识形态在形成之中,而老年人的大脑记忆回述功能较强。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主要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周围环境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我们的记忆会不断储存我们所意识到的事物,当我们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大脑会及时反馈这种现象,让我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医学上解释为大脑皮层瞬间放电现象,或者称为“错视现象”,也可称“视觉记忆”。
因此,之所以我们会觉得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经发生过一样,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存储发生了错误,把当下的场景储存于历史的记忆之中,就会觉得好像在以前已经发生过一样。
知觉与记忆相互作用科学家从知觉和记忆的分类进行研究,大脑的分类过程其实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我们出现之所以遗忘也正是一部分带有信息的粒子游离开我们脑补的知觉空间,这是因为我们的脑内意识活动,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能接收到来自外来信息并进行思考、记忆、加工。
在大脑皮层中也是具有反射弧的,一旦被触动,反射信号会及时传达给我们的记忆,把相同的场景展示出来。
这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为何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哪些人更容易体验“似曾相识”之感心理学家认为接收外部信息过多的人,或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出现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会将看过的小说情节带到生活中去。
之所以叫做“似曾相识”之感,是因为它不是一种真实的认识,而是在“此刻”发生的事情。
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再认记忆”,分为两种情况:
- 回忆,你能够回想起以前经历过的事情
- 熟悉,你仅仅只是对眼前的事物熟悉,但无法调动记忆追溯它的来源
如:有时候正在做某件事,一瞬间突然感觉自己曾做过这件事,相同的场景和感受,一切都似曾相识;到达一个地方,明明是第一次去,却异常熟悉,强烈认为自己曾经或“前世”来过这里;做了某个梦,竟在生活中发现眼前的场景就是以前的梦,甚至连人物、地点、情境都与梦中相似。
这都是因为人们在面对新的场景时,大脑会首先搜索相类似的记忆进行对比,如果搜寻到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便会将眼前的场景识别为熟悉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海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