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孩子都是亲生的,为什么父母还会偏心?心理学家的解释很一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传统观念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是,当家庭中有多个孩子时,偏心也是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父爱代表着私有制的产生,因为家庭中的父亲需要选择最优的子女继承家族财富、完成家族延续的使命而做出选择。孩子相应依据此等条件发展出适应性,以满足父亲需要的爱来获取更多父爱。”
具体到普通家庭中,很多家长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最公正的决断,其原因他们往往自己也说不清楚,对此,心理学家做出了三点解释。
性别原因
重男轻女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封建时代,由于男尊女卑的社会认知的存在,男性不仅仅在社会活动中更有优势,还被认为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而女性则是要进入夫家的家门,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和偏心程度自然也就不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封建思想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对于性别带有偏见,也就造成了对男孩的偏心,虽然也有一些家庭偏心于女性,但并不普遍。所以说,一些家庭中的性别歧视往往是造成对孩子的偏心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社会进步,这种性别歧视会逐渐淡化。
更偏向于能力突出的
很多家庭中,父母更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在不经意间以成绩作为硬性标准,以此作为关爱程度的标杆,虽然他们认为自己一碗水端平,但实质上伤害了另一个另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让他觉得自己不重要,没有安全感。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指出,当个体接受的刺激过多时,极易引起逆反心理。也就是说,当家长希望以种种标准作为激励刺激另一个孩子时,会激发出他的逆反心理,让他厌恶这件事,产生反作用。
事实上,在学生时代的成绩,成人之后的工资,中年之后的社会地位都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尺,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偏见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没有理由和代价的,功利心不该处在家庭氛围之中,不要让你的孩子觉得“优秀的孩子才能得到爱”。
年龄原因
另一种偏爱则是由于年龄问题,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更为关心和爱护,因为他们更为的脆弱和需要保护,这在无形间就造成了孩子之间的不平衡,有一个词叫“长兄如父”,做哥哥姐姐的往往在家庭中要承担起父母的一部分责任,也就造成了在他们同样需要关爱的时候失去了被爱的权利。
并且,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诸如“孔融让梨”之类的尊老爱幼的典故,更加坚定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区别对待,这在家庭环境中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此外,有的家庭两个孩子年龄相差较大,老大往往已经接近成年,他们往往渴望更加独立的生活,排斥父母过度的干预和关爱,而另一个孩子和他形成反差,他们需要父母为他们提供保护和亲昵,这也让父母们产生一种被需要感,这种情况被认为是“被动”的偏心。
综上所述,父母的偏心大多是由以上几个因素所构成,但人非圣贤,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绝对的端平。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偏爱。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