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文 / 有梦想的唐糖
2019-08-21 19:08
"

教育孩子是个细致活,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因势利导,所以,教育孩子没有模板和方法。但是教育孩子却有科学的规律可循,这个科学的规律就是大的原则和方向,比如说爱、自由、信任~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继续上一篇关于《圆桌派》的话题。

8月8日的《圆桌派》请来了三位嘉宾,分别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收藏家马未都和青年作家蒋方舟,对教育孩子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玫瑾和马未都的教育理念比较相似,简单说,他们的观点更符合"中国特色",认为孩子需要"管理",需要恩威并施——这也是为什么在弹幕中观众吵成一团的原因:支持者认为"孩子该打就得打",而反对者则认为他们的观点过时,没有很好的尊重孩子,归根到底还是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一个掌控对象,为此,不少弹幕观众强烈呼吁武志红来做访谈嘉宾。

李玫瑾教授面对争议,在随后的微博中做出了解释,她援引了武志红的微博,说"我和武老师说从两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我从父母主动一方,武老师从孩子被动一方。"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继续《圆桌派》的话题,谈一谈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李玫瑾教授微博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爱还是驯服?

李玫瑾教授说,她是站在"父母主动"的一方,而武志红是站在"孩子被动"的一方。所以,她认为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视角,但我觉得他们观点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存在"平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到底是平等的,还是要分出高低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出于"爱"的本能,还是出于权力之争的"驯养"?

很显然,李玫瑾教授是不认可"平权论"的,所以,她会提出对孩子要运用"恩威并施"的管理模式。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用在任何级别的管理之上,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运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前提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是权威与信众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正如武志红所说"当关系主要是权力关系时,孩子(的确)是需要被驯服的"。

在这种关系下,父母就需要动用一切"手段"来管理孩子,但问题在于:任何权力之争,都脱离不了"对立"的意味——有管理,就有反抗。

在父母对孩子实施管理的手段中,比较低级但在生活中常见的,是打骂呵斥,而李玫瑾教授传授的"恩威并施"法,是相对"高级"的方式。

在节目中,她举了一个管理小外孙的例子:外孙看ipad停不下来,她说了两遍停止之后对方都没反应,于是她直接上去拿走了iPad,然后也不说什么,就扭头走了。外孙非常生气,一直发脾气,她也不搭理他,最后等孩子发完脾气,情绪稳定了,她才走过去耐心跟他解释:不让你玩ipad是因为对你眼睛不好…经过一番循循善诱的沟通,外孙愉快的接受了玩ipad的时间规则。

可以看出,这样的恩威并施的管理方式非常有效,但本质上,这样的管理方式还是一种未曾发挥孩子自身的自我管理的潜能,而将管理的"权力"转嫁到了父母身上的模式。所以,它虽然比较高级,但仍脱离不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权力之争的模式。

有权力之争,就有输赢对错,就有控制与反抗,就会产生敌意。

在我文章的评论区,有很多人对教育理念不感兴趣,而对教育方法很感兴趣。其实,所谓的教育方法,本质上不过就是想寻求让孩子遵从家长的意志的手段而已——正因为人们如此热爱方法论,所以,才会特别喜欢讨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热衷于围绕着各种方法津津乐道并交流经验。

但事实上,很多方法虽然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却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其影响深远,远超大多数人的认知范畴。比如打骂贬损这种低端的育儿手段,短期内,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看似非常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却严重的压抑了孩子"自我"的独立发展,试问,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又何谈自尊、自信、自爱?

在现代中国,功利式教育严重催毁了一个人拥有健全人格的可能,而可悲的是,很多家长还在以爱为名,培养着听话、顺从,但缺少健全人格的孩子。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管理还是引领?

孩子是需要精心抚养的。尹建莉曾经提出,家庭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二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的独立。所有一切的家庭教育,都应该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进行。

李玫瑾教授在某次演讲中曾经举过溥仪的例子,她认为是溥仪身边人的顺从助长了小皇帝的淘气和任性,导致溥仪无人敢管。但是溥仪会听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喂养他长大的乳母,因为他对乳母很依恋,有感情。在这期《圆桌派》中,她认为中国家长的问题在于:"很多家长是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开始管,也就是说到孩子接近成年的时候,他开始摆脱对你的依赖了,这时候他就能自己做主了,你现在开始管,那冲突肯定非常大。"

李玫瑾教授是心理学教授,知道孩子3岁之前是母婴之间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关键期,所以,她主张要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要在孩子小时候建立起比较好的依恋关系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管理。所以她曾经说过"家长在孩子6岁之前要多说话,到了青春期就要闭上嘴"。可以说,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经是有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确的,但是,这里面的"度"很难掌握。一不留神,管理就成了控制,规则就成了发泄。

孩子需要规则,但问题在于规则靠什么实现?在评论区,有两条高赞评论值得玩味。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来自微博评论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来自微博评论

"爱、自由,信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主题。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树立规则最好的方式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而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引领式教育。

之所以反复提到"权力之争",就是要家长深入的觉察,在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时候,是被情绪(孩子不听话让我很生气)牵引,打着"树立规则"的旗号实施着对孩子的控制和镇压,还是真正的在引领孩子看到规则,并心悦诚服的接受规则?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没有人喜欢被控制的感觉,不管是硬控制——棍棒教育,还是软控制——讲大道理,喋喋不休…其本质,都是用不恰当的方式让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意志。这种被控制的感觉会带给孩子深切的屈辱感和无力感。正如尹建莉所说"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说想给孩子打造出华美的人生宫殿,到头来却只能制造出一间精神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

在我老师李少成和他的外孙之间也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外孙很爱玩手机游戏,父母怎么管他也不听,逮着机会就玩起来没完。某日,李老师也拿起了手机玩起了小游戏,外孙在一旁看的惊奇又欣喜,跑过去和姥爷交谈。

外孙:姥爷,你爱玩游戏吗?

姥爷:还不错,休闲的时候玩一会挺好的。

外孙又问:那你学习好吗?(估计是他妈妈平时管他的时候说过玩游戏影响学习)

姥爷回答:非常好。

外孙疑惑又窃喜:你爱玩游戏还学习好?(看来游戏和学习并不冲突)

姥爷回答:哦,如果我不玩游戏的话,学习会更好。

谈话结束。外孙若有所思的看了姥爷一眼。下午主动拿出了画板画画,没有再玩手机游戏。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教育孩子很难,怎么说孩子也不听。但事实上,当你掌握了教育的真谛,洞悉了孩子的心理,会发现教育孩子很简单。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句话的影响,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的心理反应,并随之改变ta的行为。就像李老师和他的外孙,他并没有勒令强制他停止游戏,也没有抢走他的手机,而是用示范和看似闲聊的方式解开了外孙心理的"梗"。事实上,很多孩子戒除不了游戏,恰恰是因为家长管的太严了,像防贼一样防着孩子玩手机,而越这样,孩子想玩游戏的欲望越强烈。

短暂的抢走手机固然一时有效,但从长远看,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从心理层面疏通,孩子才能真正自主的放下手机。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3.家庭教育的主题:爱、自由和信任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不管行吗?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什么也不懂,放手不管,行吗?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

很小的孩子就开始有独立意识,家长不想让ta做什么事,ta非要做,家长固然可以强行抱走或者采用其他什么方式控制ta,但是ta会哭闹不止。之所以说自由的孩子才可能自律,正是因为只有在充分的自由的前提下,ta才能学会为自己负责,才能将孩子自我管理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自由并不等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而是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和被信任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现出来的。

我小时候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我没有上过学前班,上小学后完全没有上学的概念和意识,属于散养状态。我妈对我的学习要求相对严格,这让我对学习又怕又烦。而我姥姥毕业于师范,懂儿童心理学。从我直观的体验来说,两个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水平高下立现。

有一次我又没写作业就跑出去玩,在外面玩了一身臭汗回家,假模假样的拿出作业坐在桌子前,其实一点都不想写。我姥姥笑呵呵的坐在我身边,为我打着扇子,我记得非常清楚,她当时笑着说了一句:我们家妮儿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就这一句话,改变了我整晚的学习状态。我忽然有一种被信任和尊重的感觉,有一种想要"报效姥姥"的冲动——拿什么报效?自然是学习。

于是,那晚我很认真的写完了作业,并从此找到了一点学习的感觉——因为我在认真写作业的过程中非常投入,并找到乐趣,发现学习好像也不是我之前认为的"苦差事"。

试想,如果那天我偷偷摸摸的玩回来,迎接我的是一顿臭骂或者阴沉着脸的父母,可能我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

家庭教育没有刻意的方法,但是却有科学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在孩子感觉舒服的前提之下,去为孩子确立规则而这其中的应用,就需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比如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先保持沉默——但很多家长恰恰相反,看到孩子有情绪,自己的情绪更大,最后只能动用权威武力解决问题,而这样,就为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埋下了伏笔。再比如,在孩子心情放松,有表达欲的时候,抓住机会和孩子坦诚交流——注意是交流而不是训导,让孩子充分的理解规则的含义,有助于孩子接受规则。再比如,抓住孩子对某种科学知识感兴趣的瞬间,充分的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施加保护,鼓励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教育孩子是个细致活,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因势利导,所以,教育孩子没有模板和方法。但是教育孩子有科学的规律可循,这个科学的规律就是大的原则和方向,比如说爱、自由、信任。一切的教育都要围绕着这样的主题进行,并且拿它作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育儿方式。

在很多年前我还没有接触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时候,曾经看过池莉写的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书,叫做《来吧,孩子》,这本书记录了池莉的女儿从出生到高考的故事,后来她还写了一本《来吧,孩子》2,记录女儿高考之后的故事。当时看完这本书,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是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真谛。后来我又看了很多家庭教育、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发现原来池莉所应用的教育理念,正和这些经典书籍的理念不谋而合。

用比较专业的话说,池莉的女儿就是在她的爱、自由和信任的滋养下,被培养成了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精神独立的孩子,也就是她的精神胚胎被发育的非常良好——人格完善是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学习成绩,其实只是人格完善的一个表现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步入社会的延伸,一个人的人格完善程度决定了ta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能走多远。

那本书虽然是池莉的单人案例,但是却非常有价值。我印象深刻的是池莉讲的一件小事:当时她女儿还很小,大概两三岁的样子,某天她炒菜,女儿在一旁玩耍,后来女儿走过来指着故事书里的一页画,跟她咿咿呀呀的说了几句唐诗(池莉之前教给她的),池莉非常惊喜,因为这几句诗跟那副画是相对应的,这说明女儿在懵懂间明白了唐诗的含义。于是,池莉关掉了炉火,就着这个时机和女儿耐心的讲解了那首唐诗。

这个片段令我惊为天人,在我过去的认知里,所有的家长在这样的场景下都是毫无例外的将"捣乱"的孩子赶出厨房,让她不要妨碍自己做饭,有谁能放下锅铲去在这个机会培养孩子念唐诗呢?

后来上课时,我的老师李少成也举过类似的例子,他说:教育孩子的机会稍纵即逝,难道最适合教育孩子的时机还比不上你锅里的那几根烂豆芽吗?我听到这的时候,笑了起来,想到了很多年前读到的池莉。

是啊,家庭教育本来就蕴含在这些琐事之间,其实育儿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问,里面蕴含着各种心理博弈和洞察能力,更蕴含着为人父母本身的人格品质与修养,但是在当今中国,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毫无准备的担负起了这世界上责任最重大的工作。于是,问题孩子和问题家长纠缠不清,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

家庭教育说难也难,但说易也易。说到底,它是一门需要用心的学问。做父母的,需要用心成长,用心观察,用心体悟,这份心,远比简单的满足物欲或者简单粗暴的对孩子实施管控要复杂的多。育儿先育己,当父母不需要很高的学问,但是却需要有一颗易感的心。

家庭教育:爱vs驯养?管理vs引领?“孩子”这本书,父母会读吗?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