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吗?这些标准他占了几条?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如今在加强智力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存在哪些问题。
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标准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儿喜欢在入睡时由母亲抚着、有的偏爱吃某类零食等,这也属于成长过程的正常现象,并非心理疾病。
2 正常的智力
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便属正常,这可从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测定。
3 适度焦虑
不过分畏惧、惊恐、焦虑的表现,喜怒哀乐表诸于色,活泼大方尊重他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反之,常常表现出过度恐惧、多动态症、强迫症、狐独症、忧郁症以及偏执倾向等,说明孩子的心理素质并非良好。
4 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会显得好奇兴奋、念念不忘。
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显得漠然冷淡,那么孩子的心理便有问题。
5 良好的个性
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无怪癖、无恶俗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乐观、谦让、乐于助人等正常人格。
善于与人交往善于与同龄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能与人平等、友好、和谐地相处,无猜忌,无严重的嫉妒心理,无明显的凌弱欺小行为等。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就需要家长及时地进行心理辅导。当然,不能只是说服教育,灌输大道理,家长要身体力行地用行动改变孩子。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1. 不要过度溺爱和亲近
过分溺爱会让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变得骄傲自大。也不要过于亲近孩子,这样会剥夺了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多与同龄人接触,才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
2. 不要过分严厉、苛求
家长布置给孩子的任务,小孩子没完成或者做错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动不动就打骂或斥责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胆怯,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激烈反抗、斗争、残暴、离家出走等。
另外,家长要反思,自己安排的任务是否太难了,是不是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畴。家长们不要带着我家的孩子就该比别人强的心理,给孩子安排超难任务。孩子通过日常小事情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十分重要,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注意不要交付给孩子一些难以胜任的事情,容易打击其自信心。
3. 多多鼓励 疏通消极情绪
生活中,失败是难免的,这个时候孩子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家长发现以后,不要一味责备,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原因,然后以鼓励替代责备,比如“相信你自己某天一定能成功”等等以增强自我信念。
要让学会通过语言来表达,比如“我很不快乐”“我很气愤”等,学会倾诉。不要让孩子只是哭泣,而你不知所措。哭泣会让孩子的内心压抑更强烈。
还有一种就是转移注意力,学习一门兴趣,音乐或是绘画,用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转化悲观为乐观。当孩子忧郁的时候,你还可以教他冥想,打坐时想一想过去的开心或难以忘怀的风景。
跳跳学英语为0-6岁儿童提供优质的在线英语教育资源,打造父母能教、孩子爱学、贴近生活的亲子英语启蒙课程,在愉快玩耍的过程中,轻松习得英语,更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
打开微信搜索 跳跳学英语 ,获取更多专业启蒙知识!
价值298的亲子英语启蒙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