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

文 / 六层楼医生
2019-08-14 15:11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


图片: Dribbble | 设计: Timo Kuilder | 责任编辑: 柴君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导言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在知乎上问了这个问题,老六觉得有必要认真回答一波。以下是我的答案。

我希望可以分享一种特殊的抑郁症的情况,就是孕期抑郁症

除去一部分人看到「两道杠」是惊吓大过惊喜的情况,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会喜欢上当妈妈的感觉。但是你们关注过那些怀孕期间哀伤的妈妈们吗?

她们可能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什么都心不在焉;她们可能为了自己心里这样那样的思绪而感到难过,想各种办法去克服它,却发现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仍然是深陷泥潭,发现这个问题后反而更加哀伤。

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就应该注意了,因为六层楼刚刚说的那些情况就是孕期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坦言讲,大部分妇女在怀孕期间都有可能出现轻微的抑郁症,而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孕妇会出现典型的抑郁症的症状,下面会具体讲到。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到孕妇的生活和心理,有时候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所有这些都是在提醒我们去关注孕期抑郁症。

孕期抑郁症的症状

大多数人,包括孕妇本人都会认为,时常出现的莫名其妙的压力和孤独感以及各种不高兴的感觉都是情绪波动的正常表现,完全不必过分担心。

虽然这种说法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恰恰问题也出在这里:真的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可能这些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在这里尽量避免一概而论,如果孕妇偶尔才会有类似的情况,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来恢复正常,那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要是这些感觉与症状出现的过于频繁或者持续时间太久,以至于你都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调整来恢复了,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孕期抑郁症了。

以下有几个问题,怀孕的准妈妈们可以回答一下这几道题,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孕期抑郁症。请如实回答以下题目:

1、你是否总是感觉注意力无法集中,并且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的表现?

A:是;B:否;

2、你是否会时常感觉迷茫,感觉生活没有意义?

A:是;B:否;

3、你是否会时常感觉很焦虑,即使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时候?

A:是;B:否;

4、你是否发现自己怀孕后脾气变得不好,容易生气,而且很难控制?

A:是;B:否;

5、你是否总感觉睡眠质量差,即使是刚刚睡醒也还是很累?

A:是;B:否;

6、你是否经常感觉非常容易疲劳,而且持续很长时间?

A:是;B:否;

7、你是否感觉自己的食欲有明显的改变,要么毫无食欲,要么食欲亢进?

A:是;B:否;

8、你是否发现之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都提不起兴趣?

A:是;B:否;

9、你是否有过持续的情绪低落的情况?

A:是;B:否;

10、你是经常出现莫名其妙想要哭的情况?

A:是;B:否;

你们也看到了,上面主要针对的就是孕妇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症状设置的题目。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那些题目当中只要你有1~2道是选择A的话,就必须要引起你和你的家人的注意了;

如果有3~6道选择是A的话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了;

如果超过6道是A的话,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因为有的极端者可能会选择逃避怀孕,甚至不惜使用自杀的方式来摆脱这种折磨,当然接下来还会产生对新生儿的逆反心理以及拒绝承担抚养责任等严重影响新生儿生活的情况出现。

孕期抑郁症的起因

简单来讲,孕妇抑郁症的起因集中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怀孕后生理上的改变

怀孕期间激素分泌急骤增多,对于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这其中就包含神经系统,在这种影响下你不仅易于感到疲劳,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不出意料的还有可能导致抑郁症。

  • 另一方面是怀孕后心理上的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孕妇对怀孕本身,还有生育这件事情怀有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这不排除之前六层楼写过的文章中提到的各种生孩子时候的吓人景象可能会对孕妇产生影响,还有可能是因为来自生活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担心和悲观等,这些看似简单的甚至可笑的小问题,在孕妇身上可能会放大,最终有可能直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此外其它一些因素,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

1、情感因素。常见的情况就是家庭矛盾、夫妻矛盾等,尤其是出现感情危机的时候。

2、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如果家族有抑郁病史,或者孕妇本人之前有过抑郁症的经历,那么就会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抑郁症。

3、突发事件。也就是指无论谁的人生当中都会发生的黑暗的时候。

4、妊娠期副反应。怀孕后的一些副反应为一过性的,但是如果出现长时间的并且很严重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就要多加小心。

5、自身其他疾病。孕妇受本身原有的其它疾病的影响与干扰,罹患慢性疾病如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6、长期不孕、生育困难、或者曾经有过失败的生育经历。特别是那些曾经因为自身身体、活动等原因而意外流产的孕妇,尤其是屡次发生者大多会格外担心这次怀孕的安全问题,反复纠结于此,进入一个不断自我审视和责备的恶性循环当中。

7、过往痛苦经历。孕期的痛苦可能会勾起过去受过苦难和虐待的回忆,这无疑会使情绪更加低沉。

哪些女性易患孕期抑郁症?

  • 怀孕很困难的女性

不管怀孕的各种危险性是真的存在还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又或者是在网上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信息(六层楼已经尽量使用优雅的词汇了),总之是把自己吓得一塌糊涂。

当然有时候也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或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复杂的情况。如:先天生殖系统畸形、宫颈机能障碍、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多次受孕不成功、多次流产史、试管婴儿、通过药物怀孕等。

除了要忍受身体的变化外,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她们,那就是结果。「到底最后能不能生出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们心头。对于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到的胎儿,这是宁愿舍弃自己也要保住孩子的伟大母爱,只是,这种情况真的容易诱发孕期抑郁症。

  • 将要面临巨大生活变动的女性

讲实话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六层楼呢,是个执着于细节的人,所以讲到这里的时候会脑洞大开,你想想看,怀孕的妈妈要面临的问题会有哪些呢?

比如:正好家庭装修,不得不换个地方住;比如因为儿童房间的墙壁颜色的选择跟丈夫有分歧而吵架;比如在装修上发现了巨大的偷工减料(别忘了六层楼还有一项特异功能就是室内装潢,咩哈哈~);比如因为怀孕导致工作的变动,可能导致失业;比如这个时候丈夫出现了重大的问题;比如失去亲友等。

  • 有过痛苦的回忆的女性

怀孕的过程中,因为激素水平的波动,加上物理上的影响,有可能触发孕妇唤醒对于从前所经受的情感、性、肉体或语言虐待等不堪的痛苦回忆。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难以控制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有可能会伴随着整个孕期渐渐加重,每天都被这些负能量包围,真的很难让人开心起来。长此以往,患上孕期抑郁症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如何克服孕期抑郁症?

请注意我是在说可以通过不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的「克服」,如果已经到了需要接受医生的建议及药物治疗的情况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直接看第5点。

1、让自己放松

说到底,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六层楼希望你能做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愉快的心情是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这对于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来讲,至关重要。因此,试着让自己放松,把那些烦心的事情放一放,听听音乐、喝喝茶、看看书、找老友聊聊天……

2、和丈夫聊一聊

因为怀孕,我相信你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增加,那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好好聊一聊,一些亲昵的沟通会对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前提是我说的聊一聊,你不要理解为吵架就好。

这些沟通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牢靠,相信你们可以一同面对有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有丈夫做你坚强的后盾,可以放心依靠。(好像越写越不严谨了……怎么办?)

3、把话说出来

向你的家人和朋友们说出你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忧,轻松而明确地告诉他们你的感觉,当你处在怀孕的非常时期,需要爱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而只有当他们明了你的一切感受时,他们才能给予合适的、你能接受的安慰。

4、打败负能量

好吧,到这里已经变成类似精神喊话了,你也知道我的专业是妇科肿瘤,有关心理学的东西还只是在大学年代所留下来的一些基础,若不是最近恶补知识,也不敢写下来,当写下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战胜了一件事情——未知。

大多数情况我们的恐惧源于未知,未知的事情、结果、反馈等等,这些会让你的生活到处都是负能量。这个时候你需要意识到这些未知,也要意识到对这些未知的猜想会对你产生的影响。

要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战胜它们,教你几招,比如:运动、出去走走、吃些好吃的……说起运动,孕期可以做的运动并不是很多,但是你可以试试瑜伽。

5、进行积极治疗

如果做了种种努力,但情况仍不见好转,或者发现自己已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有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冲动,那么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对自身和胎儿没有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也可以要求医生推荐一位这方面的医学专家或精神治疗专家,以免病情延误,给自己和胎儿带来不良后果。

当然心里的顾忌会比较大,但是要知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在意。就像平时谁会每天都把妇科病放在嘴边呢?但是如果真的有问题了,又有谁会不去注意呢?

如果读到这里仍然因为这个情况而感觉丢人,想要掩盖,想要躲避,那六层楼也只能做到这里了。

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对于是否用药,医学界的原则是,权衡利弊,当利大于弊时选择用药,如果相反,则不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