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分析:人生最初6个月,父母的养育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感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大家谈论的主题是:你有成就吗?
梁文道说:“偶尔会有朋友问我成功的秘诀,我很错愕。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成功过,或者说那是因为我运气好。”
而窦文涛更是表示:“我会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前提,就是你何以认为我成功?!”他直言,认为自己做过的绝大多数节目都是失败的。
于是,大家的讨论变成了:为什么别人觉得你有成就,而你自己却感觉不到。
其实没有成就感这件事并不少见。很多人自我评价都偏低,甚至还有人因此走上了人生绝路。
那么,成就与成就感之间的鸿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均受到了童年经历的影响,如果想弄清楚一切的因果,就要回溯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
英国有一位“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他就专注于研究,童年是如何戏剧性地塑造了一个人的未来。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自我评价低的困扰,正与婴儿时期的经历有关。更确切地说,是与0-6个月时期形成的自体感有关。
被很多父母忽视的“自体感”,到底是什么呢?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有一句话:“我们在婴儿期受到的照顾与自体感的形成,就像幽灵般的关系。它就在那里,但是我们看不到它。”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忽略自体感的原因。并且他强调:“自体感弱的症状,对很多人都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有这个症状。”
那么,自体感如何解释呢? 自体感,其实是对自我觉知的一种感受。
事实上,0-6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体会生理感受和情绪感受了。比如,是感到冷还是热、感到肚子饿还是吃饱了、感觉害怕还是安全?
奥利弗·詹姆斯认为,当大人们能让婴儿的这些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婴儿就能收集到对感受的这种记忆。而这些记忆,就是自体感的基础。它的影响强烈而又深远。
自体感的重要程度,远超你的想象有人会发出疑问,一个小婴儿还什么都不懂呢,每天就是吃喝拉撒这些事,自体感有那么重要吗?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疾病叫作“医院病”(hospitalism),这种病经常发生在孤儿院的婴儿身上。虽然孤儿院干净整洁,但是由于大人们精力有限,只能关注到婴儿的生理需求,却常常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所以那里的婴儿很容易嗜睡、感染、患病,甚至死亡。
当然,自体感弱的婴儿不只是出现在孤儿院,每一个家庭都有可能出现忽视婴儿自体感的问题。
研究表明,这些自体感弱的婴儿,在长大后有很大概率出现自我评价低,社交困难,程度严重的,甚至会形成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则会给未来的人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曾4次获得奥斯卡奖,19次被提名。这是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无法取得的成绩,但艾伦却始终感觉无力和空虚。他除了在电影创作中,有一种支配的满足感。回归日常生活,就会让他痛苦不堪。
他坦言,自己每天都在认真思考自杀的可能性。艾伦在电梯里遇到陌生人,会转身面朝墙壁,或者用报纸遮住自己的脸。就连熟人之间的身体触碰,他都不由得往后缩。艾伦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抑郁里,无法体验到快乐。
伍迪·艾伦接受心理治疗,已经有30多年了。心理医生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了一些线索。
伍迪·艾伦出生在纽约,一家人居住的房子很小。父亲性格有些懒散,母亲爱唠叨、脾气暴躁。艾伦的父母似乎永远都在争吵。因为父母需要出门工作,所以艾伦是由不停更换的保姆来照顾。这些保姆没受过什么教育,照顾艾伦也只是因为她们迫切地需要钱。
从这些经历可以推断,大人们可能习惯性地忽视了艾伦的情感需求。而这个忽视,就可能造成了艾伦的自体感弱,最终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可能你已经感觉到了,因为婴儿在沟通上十分有限,只能任由大人们摆布,所以自体感的形成,与大人们的表现密切相关。
父母的共情能力,决定孩子自体感的强弱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唐纳德·温尼科特。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父母与婴儿的关系,并向大家解释这些关系是如何滋养孩子的一生,或者阻碍孩子的发展。他曾在英国BBC的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家庭。
他认为,父母的共情,就像食物一样,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共情呢?具体说来,共情就是大人们设身处地去体会婴儿的感受、理解婴儿的情绪。
比方说,婴儿在和母亲对视的时候叫喊了三声,两短一长。母亲就可以握住婴儿的手,像舞伴一样,用同样的频率和幅度,来模仿这个节奏。这种回应,就是一种很好的共情表现。而这种交流,则被心理学家称为“交叉知觉模式匹配”。
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有些父母希望纠正婴儿的喂奶时间和睡觉时间,让自己更轻松一点。他们就可能做出以下行为:
●当婴儿在白天瞌睡时,被大人们拨弄醒,强行把婴儿的睡眠时间调整到晚间。
●当婴儿吃饱了的时候,大人们会坚持再喂一会儿,让婴儿多吃一点,降低喂奶的频率。
类似的还有:
●当婴儿看向别处时,大人们抓住婴儿或者和他说话,强迫婴儿看着自己。
这些侵扰性的行为,就像打劫一样,让婴儿失去了体验自身需求的能力。这就是一种不良的共情表现,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需要警惕两种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父母的共情行为就像上述举例的不良共情表现,其实存在于很多日常的互动中。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小互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婴儿的成长轨迹。
这种变化,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婴儿变得敏感狂躁了。不论他困不困、饿不饿,都是一副警醒的样子。一点声响,就会让他哭个不停。不只是喝奶的速度变快,连呼吸和心跳也跟着加快了。这时候,婴儿会沉迷一些重复的、有节奏的动作。比如,喜欢大人们抱着一直摇,如果停止就会嚎啕不止。
另一种正好相反,婴儿变得昏沉嗜睡。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昏昏沉沉,对外界刺激没什么反应。睡眠突然变多了,也不愿意喝奶了。面对大人们的互动,婴儿面无表情,甚至开始回避。
这两种形式都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它们都是因为缺乏共情,或者不良共情,影响了婴儿的自体感,让他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失去了快乐。所以,婴儿要么形成一种心理补偿反应,变得敏感狂躁;要么为了避免重复的痛苦,变得压抑绝望。
你可能会说,照顾婴儿那么耗费心力,时刻做到很好的共情,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奥利弗·詹姆斯说“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有这种症状”。
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时间长短和程度深浅的区别了。如果一个人在0-6个月时,受到的共情越好,在成年之后,他的自我价值感就越高,与别人建立的关系就越融洽。反之,缺乏共情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就越容易出现自我评价低的困扰。
"